公无渡河·河流决崑崙
河流决崑崙,微禹其为鱼。
龙门虽已凿,犀栧孰可踰。
老翁被发鬓如丝,临流欲渡将何之。
妪止翁留翁勿渡,翁不妪从舍之去。
中流凭一壶,意谓千金俱。
一壶势莫支,千金沦其躯。
壶兮壶兮翁之{左祟右},鼍吼鲸吞方得意。
曲终哀怨写箜篌,邻女为君双堕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水决堤泛滥自昆仑,若无禹皇皆为鱼。
龙门虽然早已开凿,可谁能度过险滩险阻?
老头子披着长发银丝如织,面临湍急流水不知该往何处去。
老太婆制止老头子,挽留他不要过河,但老头不听从,于是离开她独自前往。
身处水流中心仅靠一壶水,本以为是安全地带。
一壶水难以支撑,千金的身家在水中沉沦。
望着一壶水的老头,真是傻得可爱,此时却恰如鳄鱼和鲸鱼在享受美味。
曲子结束后乐声中的哀愁如同箜篌之音,邻居的女儿也为他们双双落泪。
去完善
释义
1. "河流决崑崙":指洪水泛滥,昆仑是古代对黄河的一种称呼。
2. "微禹其为鱼":假如没有大禹治水,人们就会被淹死变成鱼。
3. "龙门虽已凿":龙门是指龙门山,位于山西省,这里因黄河水流湍急而出名。
4. "犀栧孰可踰":犀桨指坚硬的船桨,这句意思是坚硬的船桨都不能渡过汹涌的河水。
5. "老翁被发鬓如丝":形容老人头发花白。
6. "临流欲渡将何之":准备渡过河去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7. "妪止翁留翁勿渡,翁不妪从舍之去":老婆子劝老头子不要过河,老头不听,最终还是走了。
8. "中流凭一壶":在河中间靠一个破壶支持。
9. "意谓千金俱":认为这破壶能值千金。
10. "一壶势莫支":破壶无法支撑下去。
11. "千金沦其躯":破壶的价值比不上自己的身体。
12. "壶兮壶兮翁之{左祟右}":这是对壶的讽刺,意为这个破壶只会让老头丧命。
13. "鼍吼鲸吞方得意":形容洪水猛兽吞噬一切的情景。
14. "曲终哀怨写箜篌":音乐演奏完毕,留下无尽的哀怨。
15. "邻女为君双堕泪":邻居的女儿为这位老人的遭遇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勇敢与命运的古诗词。诗人借河流决昆仑的情景,表达了面对困境的决心和勇气。诗中的老翁形象象征着勇敢地挑战困难的人,而龙门、犀栧则代表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老翁仍然勇往直前,体现了人定胜天的精神。
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忽略现实的无情。老翁在中流凭借一壶想要度过难关,却最终被淹没。这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命运时,虽然可以尽力抗争,但最终仍难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此外,诗中还通过邻居女子的泪水表现了人们对于勇者的同情和尊重。即使失败,人们也不会忘记那些勇敢地追求梦想的人。整首诗以悲壮的氛围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伟大,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河流决崑崙》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2世纪。在这一年代,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江山一分为二,北方被金国占领,南方则为南宋王朝。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杨冠卿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这首《公无渡河·河流决崑崙》就是他在游历祖国山河时,看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人民的艰苦生活,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词。
在这首词中,他以河流决崑崙的比喻,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苦难的忧虑。他认为,国家如同河流,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成为了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化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