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雪
去年阳气骄,不雪尽冬序。
今年未开腊,已见六花注。
矜新忽微飘,争急遂横骛。
浩荡天地和,旷爽楼观曙。
蔽日惊蛾飞,集廱纷鹭翥。
膏润通大田,光辉借前树。
萦檐鲁缟轻,委庭荆璞聚。
微生窗户明,巧作樽罍助。
相公谢朝柄,燕处均养素。
上嘉时泽滋,俯乐心赏遇。
南阁罢图史,西亭回杖屦。
步迳怜缺玉,攀林看堕絮。
长吟写幽适,高隠动遐慕。
愧非右席才,莫奉梁园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阳光热烈,冬季并未降雪。
今年新年伊始,已经看到雪花纷飞。
突然间,雪花的飘落变得稀疏,争相飞舞在天空中。
漫天遍野的雪景,楼台显得格外明亮。
雪压枝头,像是受惊的飞蛾。
聚集在一起的雪,像是在嬉戏的白鹭。
冰雪滋润着大地,阳光穿过树木留下光辉。
雪花飘落在房檐,像是轻盈的绸缎;庭院里的雪堆积成山,像是杂乱无章的玉石。
窗户映出明亮的雪光,美酒佳肴更增添了几分暖意。
当政者享受着生活的悠闲,欣赏眼前的美景。
放下繁忙的工作,在南阁阅览图书,在西亭漫步。
走在小径上,感受雪地的寂静;攀爬在树林里,看雪花落下的样子。
尽情地吟唱诗歌,体验隐逸生活的乐趣。
我没有辅佐天子的才能,无法承受梁园的繁重的公务。
去完善
释义
1. 阳气:指春天的气象。
2. 不雪尽冬序:意思是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
3. 开腊:指过新年。
4. 六花:雪花。
5. 矜新:新的一年开始。
6. 微飘:指小雪飘飘。
7. 横骛:形容雪花的广度。
8. 旷爽:这里指视野开阔的景色。
9. 楼观曙:指在楼台上观看曙光。
10. 蔽日:形容雪下的很大。
11. 惊蛾飞:比喻大雪纷飞的场景。
12. 集廱:指白鹭群集的景象。
13. 膏润:指滋润大地的雪花。
14. 借前树:指树木依靠雪的光亮。
15. 萦檐:围绕房檐的意思。
16. 鲁缟轻:比喻雪落在屋檐上的情景。
17. 委庭荆璞聚:指庭院里的景色。
18. 微生窗户明:指雪花给窗户带来的明亮感。
19. 巧作樽罍助:指用雪装点酒器增添乐趣。
20. 谢朝柄:表示辞去朝廷职务。
21. 燕处:在家中悠闲度日。
22. 上嘉:对上面提到的事物感到高兴。
23. 时泽滋:描述雪水滋养大地。
24. 心赏遇:欣赏内心的美好感受。
25. 南阁:指书房。
26. 西亭:凉亭。
27. 图史:书籍或画卷。
28. 罢图史:停止阅读或观赏。
29. 杖屦:手杖和鞋子,表示散步。
30. 步迳:在小路上行走。
31. 怜缺玉:欣赏缺月的美景。
32. 攀林:指在树林中漫步。
33. 堕絮:指飘落的雪花。
34. 长吟:抒发感慨。
35. 幽适:宁静舒适的环境。
36. 高隠:隐居山林。
37. 动遐慕:产生对远方的思念。
38. 右席才:才能出众的人。
39. 梁园赋:以梁园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韩维与晏相公唱和之作,表达了他们对雪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对比去年的旱象和今年的降雪,强调了气候的变化无常。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壮丽景色,如“浩荡天地和,旷爽楼观曙。蔽日惊蛾飞,集廱纷鹭翥。”等句,展现了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的世界。同时,诗人还抒发了自己对这场大雪的喜悦之情,如“膏润通大田,光辉借前树。”等句,表达了对丰收的希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晏相公生活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优雅生活的赞美。最后,诗人用自嘲的方式表示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写出优美的诗句,表现出了谦逊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晏相公雪》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9年,正值宋朝仁宗时期。在这一年里,韩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深得皇帝的信任。
在这个时代,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文人墨客们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力求以文化力量推动国家发展。在这背景下,韩维作为一位士人,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又注重个人修养,对自然现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在与晏殊共同担任相职期间,两人互为知己,时常交流文学与政事。晏殊以“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两句诗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引起韩维的共鸣。此诗创作时,京城正下着大雪,韩维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