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
安用柔软蔓,曲为萦绊地。
汝若不巧沿,何能可旁致。
始者无附托,头脑极细殢。
一得风动摇,四畔乱拈缀。
搭著纤毫末,走上墙壁际。
傥得梯此身,恋缠松竹外。
吐花白而青,敷叶光且腻。
裛露作娇态,舞风示豪气。
便忘抑鬰时,剩有夸逞意。
诳言松和竹,如我兄与弟。
下盼兰菊群,反欲眇其视。
如此无忌惮,不过是瞒昧。
教知早晚霜风高,杪表何曾见牛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牵牛的容易得到药物,本就该理解这背后的意义。为何要利用柔软的藤蔓,曲折蜿蜒地萦绕在地面上呢?如果你不擅长沿着地面蔓延,怎么能达到其他方向呢?最初的时候没有附着的地方,只能慢慢地探索。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四处胡乱抓住点东西。只要碰到一点生机,就会向墙壁爬去。如果能借此机会登上高处,定会在松竹之间流连忘返。开出洁白或淡青的花朵,叶子光滑且细腻。沾染露水展现出娇柔姿态,随风舞动展示出豪迈之气。顿时忘记那郁闷的时刻,只剩下炫耀和卖弄的心思。胡说八道的赞美松树和竹子,就像我的兄弟一般。向下俯瞰兰花和菊花群落,反而想要视而不见。这样的肆无忌惮,不过是无知而已。等到秋天风霜交加,松树的枝叶哪里还能看到牵牛花的影子。
去完善
释义
1. 牵牛:植物名,即牵牛花。
2. 安用:为何使用。
3. 曲为:曲折地为。
4. 附托:依附依托之物。
5. 头脑:植物的花蕾。
6. 四畔:四周。
7. 墙壁际:墙边。
8. 傥:假如。
9. 松竹:松树和竹子。
10. 夸逞:炫耀,自夸。
11. 诳言:骗人说的话。
12. 兰菊:兰花和菊花。
13. 眇其视:轻视别人。
14. 无忌惮:无所畏惧。
15. 瞒昧:隐瞒实情。
16. 教知:使人知道。
17. 早晚:时时刻刻。
18. 霜风:指秋天的寒风吹霜的景象。
19. 杪表:树梢。
20. 牛翠:指牵牛花。
去完善
赏析
《牵牛花》是一首描绘牵牛花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牵牛花的生长形态、花朵色彩和枝叶特征的描绘,展现了牵牛花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牵牛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先,诗人以“牵牛易斯药,固特取其义”开篇,揭示了牵牛花的药用价值。然后,诗人通过描述牵牛花的藤蔓“柔软”、“曲为萦绊地”,表达了其对生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诗句“汝若不巧沿,何能可旁致。始者无附托,头脑极细殢。一得风动摇,四畔乱拈缀。搭著纤毫末,走上墙壁际”,则进一步描绘了牵牛花的顽强生命力和向上的力量。
接着,诗人通过对牵牛花的美丽花朵和叶片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人写道:“吐花白而青,敷叶光且腻。裛露作娇态,舞风示豪气。便忘抑鬰时,剩有夸逞意。”这些诗句充分展示了牵牛花在清晨的露水和微风的吹拂下的美丽姿态,以及其傲然独立的精神风貌。
然而,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牵牛花的赞美上,而是通过牵牛花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诗人写道:“诳言松和竹,如我兄与弟。下盼兰菊群,反欲眇其视。如此无忌惮,不过是瞒昧。教知早晚霜风高,杪表何曾见牛翠。”这些诗句暗示了人们在得意时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以及对未来的无知和盲目乐观。诗人以此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过分沉溺于眼前的荣耀和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牵牛花》是南宋著名诗人陈景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陈景沂身处南宋社会,这一时期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陈景沂才华横溢,曾任国子正、秘书省正字等官职,因忠诚正直而受到皇帝的青睐。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
《牵牛花》一诗表达了陈景沂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他借牵牛花的形象,抒发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韧不拔的品质。全诗通过描绘牵牛花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