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罗叔异 其一

标题包含
呈罗叔异 其一
浪把柴扉为客开,揖余茶速又汤催。 应门老走忽解意,放入江西风月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浪花拍打着柴门欢迎客人到来,向我递上茶水又催促着热水。应门的老仆人突然理解了我的心意,放进了江西美丽的风月和月亮。
去完善
释义
1. "浪把":意指随意地。 2. "柴扉":用树枝等编成的简陋的门。 3. "揖":作揖,表示尊敬或礼貌的动作。 4. "茶速":泡茶的速度。 5. "汤催":催促泡汤。 6. "应门老走":负责开门的老仆人。 7. "解意":理解意思。 8. "江西":中国江西省的简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人与友人相聚,共享一杯清茶和一段美好的时光。诗中的“柴扉”代表着农家的小屋,而“揖余茶速又汤催”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轻松愉快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写应门的老走(即看家狗)和放进门外的江西风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罗叔异 其一》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这一年,曾丰56岁,任筠州(今江西高安)通判,因遭遇政敌陷害被贬谪为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在这样一个政治昏暗、人生受挫的时期,他向友人罗叔异寄寓了内心的幽愤和感慨。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斗争激烈,求和派与主战派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庆元党禁期间,一批主张抗战的官员遭到迫害,史称“庆元党争”。曾丰因其抗金立场,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迫离开政治中心,出任地方官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他以咏蝉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忠诚耿直、遭谗被害的心情。同时,他也表达出对友人的信任与支持,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