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大资途次口占
渡口斜阳欲满旗,锦衣容易逐云衣。
圣朝无事宗臣老,白发沧浪一舸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渡口夕阳即将照满旗帜,华美的衣着可以轻易追逐云彩般的衣饰。
在圣明的朝代里,没有战事,皇帝身边的大臣已经老去,头发花白如同泛舟江上的隐士一般独自归来。
去完善
释义
1. 渡口:河流的渡头,供行人乘船过河的地方。
2. 斜阳:夕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3. 欲满旗:即将照满旗帜的夕阳余晖。
4. 锦衣:华丽的衣服,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5. 容易:轻易,形容毫不费力地跟随在后面。
6. 逐云衣:追逐云彩的身影,比喻指跟随别人的步伐。
7. 圣朝:对朝廷的美称,这里指宋朝。
8. 无事:指没有战争和纷争。
9. 宗臣: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臣子。
10. 老:年老的;经验丰富的。
11. 白发:白头发,形容年老的样子。
12. 沧浪:形容水域广阔的水面。
13. 一舸归:指乘坐一艘船归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送赵大资途次口占》中,苏泂以渡口、斜阳、锦衣和白发等形象描绘了送别场景。诗人通过对比描写,展现了赵大资的离别之情。首句“渡口斜阳欲满旗”,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渡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句“锦衣容易逐云衣”,则通过对比赵大资与其他人的衣着,表达了他的尊荣地位以及即将离去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圣朝无事宗臣老,白发沧浪一舸归”,进一步强调了大资老去的岁月,以及他在朝廷的贡献。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感叹,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赵大资途次口占》是南宋诗人苏泂在送别赵大资(即赵士粲)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正值南宋初期。
在这段时间里,苏泂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官职,后因政治斗争被罢黜。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官场浮沉无常,遂萌生隐逸之志,开始关注山水田园生活。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在南宋初期,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金国的入侵,使得南宋朝廷被迫南迁,偏安江南一隅。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官僚腐败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寻求报国之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苏泂却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的道路,他希望在山水田园中找到心灵的慰藉,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在《送赵大资途次口占》这首诗中,苏泂以亲切的笔触描绘了与赵士粲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