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玄霜绛雪。
散作秋林缬。
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
香绝。
高处折。
中秋还有月。
此际人间天上,是两个、广寒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黑夜如霜,红霞似雪,扩散在秋天的树林中,形成美丽的图案。昨晚西风轻轻吹过,最好的时刻就是在这样的夜晚入睡。香气消逝,在高高的枝头折下,中秋节时仍有明亮的月光。此时人间和天上,仿佛有两个寒冷的天宫。
去完善
释义
1. 玄霜:道教传说中的一种仙药。
2. 绛雪:红雪花。
3.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形容秋林的颜色丰富。
4. 西风:秋风。
5. 香绝:香气消散。
6. 高处折:指在高高的枝头折取桂花。
7. 广寒阙:即广寒宫,神话中嫦娥居住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霜天晓角》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诗词作品,该词以秋景为线索,描绘了清秋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情感。
首句“玄霜绛雪”就定下了全词的基调,色彩浓烈而瑰奇。这里的“玄霜”指的是黑色的霜,而“绛雪”则是指红色的雪。在作者笔下,这种情景并不罕见,而是散作秋天的林缬。用“缬”来形容树林被染成五彩斑斓的秋天景象,不仅富有诗意,也突显出作者细腻的观察力。
接下来的两句“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虽然简单,但却充分展示出作者对生活与自然的理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比较安静的时刻。对于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来说,好好休息就是最大的喜悦。所以,作者认为“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好。
紧接着的“香绝。高处折。中秋还有月。”则是表达出作者对中秋节的美好愿景。其中“高处折”表达的是古人祈求平安,在中秋佳节这一天,会有人登高折桂以求神明庇佑的传统习俗。而“中秋还有月”则意味着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管尘世如何纷扰,人们都能看到那轮明亮的圆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
最后两句“此际人间天上,是两个、广寒阙。”将人们的思绪从人间引向天上。作者巧妙地将中秋赏月的情境与自己笔下的秋景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词的意境。在这里,人间与天上的两个广寒阙遥相呼应,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一首词。陈允平生活在南宋末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国家岌岌可危。
在创作《霜天晓角》时,陈允平已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他曾因战乱而家破人亡,流落江湖。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他依然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内忧。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威胁着南宋的领土安全;另一方面,南宋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深重。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允平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如《霜天晓角》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