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安国舍人平沙落雁图
渚云低压云山暮,烟素横空落日斜。
秋老江乡稻粱熟,一行征雁下平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水边的云朵低垂,云雾缭绕的青山渐渐融入夜色,淡淡的烟雾在空中飘荡。太阳开始慢慢西沉,一片金色的余晖洒在广袤的大地上。随着秋天的到来,江边的稻谷和小米已经成熟,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农民的脸上。这时,一群南飞的大雁正整齐地从天空中飞过,降落在平坦的沙滩上。
去完善
释义
1.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2. 安国:张安国的尊称。
3. 舍人:古官名,指文学侍从之臣。
4. 平沙:广阔的平地。
5. 落雁:降落的大雁。
去完善
赏析
《题张安国舍人平沙落雁图》是一幅描绘秋日江边景象的绘画作品,作者杨冠卿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此画的感受和欣赏。本诗以“渚云低压云山暮”开篇,通过云低、暮色等景象营造了画面的辽阔氛围。接着,“烟素横空落日斜”描述了画面中的落日和烟波,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苍茫的景象。随后,“秋老江乡稻粱熟”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江乡的丰收景象,以及画中的一行征雁正在飞下平沙的场景。最后,以“一行征雁下平沙”作结,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动态的美感。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画面的细致描绘,传达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张安国舍人平沙落雁图》,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中期,大约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文官和武官。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诗篇,也有婉约的词作。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
在宋朝这个特殊时期,朝廷重文轻武,文人墨客的地位较高。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家热衷于创作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形态的画作,其中以花鸟、山水、人物最为常见。而《平沙落雁图》正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绘画题材,许多文人都曾为此图题诗。诗人杨冠卿在面对这幅画时,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