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高士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 其二
蛟窟荡群妖,霞帷快飞举。
横江余铁锁,中流屹砥柱。
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
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
亭悬孺子榻,帘卷西山雨。
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群妖怪在龙宫中混乱地四处逃窜,华丽的帷幕急速地在空中飘扬。
横在江面的剩余铁锁,就像立于激流中的巨大石柱一样稳固。
这个房子的主人就是那位被贬谪的仙人,他的道德学问足以与千古伟人相提并论。
他在天帝的香案面前,即使被召见也拒绝留下。
亭子里悬挂着童子的床铺,门帘卷起,窗外正是西山的细雨。
希望可以像鸡犬那样一同得道成仙,我愿意骑着鲸鱼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蛟窟":比喻人世间或比喻险恶的地方。
2. "荡群妖":驱除妖邪,比喻消灭坏人坏事。
3. "霞帷":古人指神仙所居的彩云帷幕,这里象征仙人的居所。
4. "飞举":轻举飞行。
5. "横江":字面意思是指江水的横断面,此处为实写长江,暗含阻遏的意思。
6. "余铁锁":指战船残骸中的铁链。
7. "中流":水流的中心。
8. "屹砥柱":形容像砥柱山一样稳定。砥柱山位于黄河之中,因水冲击,山体屹立不动,故有此比喻。
9. "谪仙人":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此处喻指栖霞高士。
10. "侔":相等、齐平。
11. "紫皇":道教称天上的皇帝为紫皇,此处借指天帝。
12. "香案":祭祀用的供桌。
13. "掉头":表示不肯屈从。
14. "孺子榻":相传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西阁挂画象琴,其榻上常卧一孺子,即黄州杜甫。"孺子榻"后来就代指西阁。
15. "帘卷西山雨":化用苏轼《西江月·暮春》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6. "鸡犬许同升":借用刘安升天的典故,意指愿意跟随栖霞高士一起成仙。
17. "骑鲸去":指成仙,乘鲸而去,后常用来形容人的离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栖霞高士之间的深厚友谊。首联以蛟窟、霞帷等意象表现了高士的潇洒和才情,尾联则以鸡犬等形象传达出两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共同的理想追求。全诗充满豪放之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