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侯家

标题包含
侯家
洞户春迟漏箭长,短辕初返洛城傍。 彩云按曲青岑醴,沈水薰衣白璧堂。 前槛兰苕依玉树,后园桐叶护银床。 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时光总是在蜗居中悄然流逝,就像那漏壶中的沙砾一般漫长。我乘着小车刚刚返回洛阳城郊。在这绿水青山间,人们欢歌笑语,宛如人间仙境。我用沉香熏过衣物,摆设白玉般的厅堂。在门前的玉兰树下,绿叶掩映着诗人的才情;后院的梧桐叶遮住了银色的床铺。傍晚时分,宴会结束,红烛残照,夜色深沉,天上的长庚星显得格外璀璨。夜色之中,催促着早朝的马蹄声阵阵响起,去向那高耸入云的未央宫。
去完善
释义
1. 洞户:指深邃的房屋或门巷。 2. 春迟:春天来得晚。 3. 漏箭:古代计时器的一种构件,用于测量时间。 4. 短辕:指代马车,由于辕短,故称“短辕”。 5. 洛城:洛阳的别称。 6. 彩云:比喻华丽的事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乐妓。 7. 青岑醴:指美酒。 8. 沈水:一种香料。 9. 白璧堂:形容豪华的殿堂。 10. 兰苕:兰花,此处喻指美女。 11. 玉树:树木之美,此处喻指男性。 12. 桐叶:梧桐树叶。 13. 银床:精美的椅子或床。 14. 长庚:北斗七星中的最亮的一颗,又称太白星。 15. 促:催促。 16. 朝珂:早晨的马车。 17. 未央:未央宫,西汉时期的主要宫殿建筑群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胡宿的一首描绘贵族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侯家的居住环境、生活场景以及氛围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与富丽。 首联“洞户春迟漏箭长,短辕初返洛城傍”,描述了侯家的富丽堂皇及主人的身份地位。春迟意味着时间已是春天,但在这里的宅院里感觉不明显,可见其深幽和豪华。漏箭指的是古代测量时间的器具,这里的春迟漏箭长暗示着宅院的富庶和豪华。短辕则指代车马,这里是说主人乘坐马车从洛阳城归来。 颔联“彩云按曲青岑醴,沈水薰衣白璧堂”进一步描述了侯家的奢华与品味。彩云按曲是指舞女们穿着彩色的衣服翩翩起舞,这是极尽荣华的表现。青岑醴则是美酒佳肴,体现了侯家宴客的奢侈程度。沈水薰衣是指在白璧堂内熏香衣物,这更是只有富有人家才有的享受。 颈联“前槛兰苕依玉树,后园桐叶护银床”描绘了侯家宅院的前景和后园风光。前槛的兰苕和玉树相互依偎,寓意着富贵繁华;后园的桐叶保护着银床,象征着宁静与安逸。这里既有豪奢,又有静谧,展现出了贵族人家的生活情趣。 尾联“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宴会。在这个宴会上,红烛映照下,宾主尽欢;待到宴会结束,人们就要催动马匹,去皇宫拜见皇帝。这也是暗示了侯家的权势地位和重要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侯家》这首诗出自北宋诗人胡宿之手,创作于公元998年至1067年之间。胡宿一生历经五代十国、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政治变革频繁的时期。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胡宿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等职。然而,尽管他在官场上风生水起,但他对当时的世态炎凉和政治腐败深感忧虑。他在这首诗中以侯家的没落为例,表达了对权贵荣辱无常的深深感慨。 在诗中,胡宿描绘了侯家的繁华景象和最终的衰败,以此提醒人们要警惕虚荣和权力的诱惑,珍惜眼前的平静生活。这种思想反映了胡宿在五代十国至北宋这一特殊时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