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纵然能够留下千古流芳的名声,但对于一个已经逝去的人来说,这些荣耀不过是徒增寂寞罢了。

去完善
释义
网恢恢:法网宽广无边,出自《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累:牵连受苦。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梦境为线索展开叙述,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坎坷遭遇的同情。开篇两句借景抒情,用“浮云”象征游子漂泊不定的状态,奠定了全诗忧郁低沉的基调。“三夜频梦君”则直接点明主题,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几联具体描绘梦中的情景,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担忧。尤其是“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传达出对朋友安危的牵挂。最后两联转向议论,感慨世事无常,即便拥有再高的声望也难以避免人生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凝练含蓄,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彼时杜甫漂泊西南,听闻挚友李白被流放夜郎后生死未卜。杜甫与李白一别经年,音信断绝,然思念之情从未消减。一日,他接连三夜梦见李白,梦中情景真切,仿若故人千里来相会。醒后,杜甫感怀至深,写下这首情真意切的《梦李白》。诗中既有对友人境遇的忧虑,也饱含对世事无常的悲叹,更寄托了对知己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理想的共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