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首 其四
今朝腊月二十,衲僧门风壁立。
进前拟问如何,劈面老拳箭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已经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了,我们这些穿着僧袍的人就像墙壁一样站在那里。如果有人想上前询问我们的来历,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老练的手法回应他们。
去完善
释义
今朝:现在,指作者写诗的当天。
腊月:农历十二月。
二十:二十日。
衲僧:僧侣,指出家修行的人。
门风:家风,这里指修行者的品格和作风。
壁立:形容高峻直立,这里形容僧侣们严守戒律的品质。
进前:向前走,表示上前去。
拟问:打算询问。
如何:怎么样,指想知道的内容。
劈面:迎面,指面对面的情景。
老拳:拳头,这里形象地指拳头般的打击。
箭疾:像箭一样迅速,形容速度极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释弥光作为禅僧的果敢与犀利。首先,“今朝腊月二十”一句点明了时间的背景,此时正值中国农历十二月,即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而“衲僧门风壁立”则暗示了禅僧们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仍然坚守信仰,维持着清苦的生活和严肃的修行。
接下来,“进前拟问如何,劈面老拳箭疾”这两句则是诗人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一种场景。当有人想要靠近向释弥光请教问题时,他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对方一记迎面而来的老拳,如同利箭般迅速且有力。这里的老拳并不是真实的攻击,而是一种比喻,表达了释弥光对于求教者的要求严格,要求其自身领悟,而不是依赖别人的解答。这种直截了当的态度恰恰体现了禅宗所倡导的顿悟观念,要求修行者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去寻找答案,以求达到真正的解脱。
整首诗简洁明快,充分展示了释弥光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个寒风凛冽的日子,释弥光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教导弟子。虽然诗中没有具体的景色描写,但是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述,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在向我们展示一幅生动的禅僧生活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五首 其四》是宋朝诗人释弥光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点,社会动荡不安。
释弥光作为一位僧人,他的人生际遇主要围绕着宗教活动和修行。在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人都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释弥光在此时期积极参与佛教活动,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悟。
此外,释弥光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各种文学形式如诗词、散文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释弥光受到了唐宋诗人的影响,尤其是禅宗诗人的启发,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