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入京春深犹雪和吴{左山右肃}岩二首
掀髯论时事,莫问是邪非。
绿句池边得,青阳柳外归。
夜深嫌薄酒,春浅怯单衣。
门巷雪撩乱,低头且掩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扬起胡子谈论当前时事,不要去管是对还是错。
从绿色的池塘边获得灵感,在春天阳光下的柳树旁找到归宿。
深夜里觉得薄酒不够滋味,春天的气温低使人怕冷。
门外的小巷中飘着纷飞的雪花,我低下头来关上门扉。
去完善
释义
1. 掀髯:指笑或激动时把胡子掀起。这里用来形容谈论时事的激动情绪。
2. 绿句:这里是指春天的诗句,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诗人常常用绿色来形容春天。
3. 青阳:本指春天,也指阳光照耀之处,这里代指春光。
4. 嫌:厌恶。
5. 薄酒:质量差或数量少的酒,这里指普通的家酿。
6. 春浅:春天的开始,即早春。
7. 怯:害怕。
8. 单衣:单层的衣服,一般较薄,不适合早春穿着。
9. 门巷:家门口的小巷。
10. 撩乱:混乱,这里形容积雪覆盖在小巷中的景象。
11. 掩扉:关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作于春季,但北国的京城依然积雪覆盖。诗人以“掀髯论时事”开篇,表达了对于国家政治的关心。接着描绘了在池边寻得佳句,柳树在阳光下返青的美景。诗人通过“夜深嫌薄酒,春浅怯单衣”表达了对春天的来临的喜悦与期盼。然而,此时的他却在纷飞的雪花中紧闭门户,表现出对于世事无奈的心情。全诗言简意赅,构思独特,展现出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甲辰入京春深犹雪和吴{左山右肃}岩二首》是南宋诗人朱南杰在公元1244年(甲辰年)创作的。这一时期,南宋正面临着金国的军事压力,国家局势紧张。
朱南杰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成为地方官员。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了解,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南宋的文人墨客们普遍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时代氛围对朱南杰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创作《甲辰入京春深犹雪和吴{左山右肃}岩二首》时,朱南杰已经进入晚年。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己一生未能及第的遗憾,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通过对春深犹雪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