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次叶一山韵
自笑秋来似转蓬,偶然飞落过山中。
一灯幽馆菊花雨,孤枕小楼梧叶风。
涉世悠悠旋磨蚁,怀人杳杳寄书鸿。
浮生何预光阴事,抵死相催作老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嘲秋天来临时就像飘蓬草一样四处纷飞,偶尔飞到山间落脚。
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我独自聆听菊花雨的簌簌声,在小楼的枕头上感受到梧桐树叶间的秋风。
在这人世间随波逐流如蚂蚁搬家的日子,怀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托鸿雁寄送书信。
人生匆匆时光无情,转眼已是满头白发的老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转蓬:这里指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人生无常、漂泊不定。
2. 偶尔:此处表示无意的、意外的。
3. 幽馆:指偏僻寂静的房屋。
4. 菊花雨:形容菊花盛开时繁多的样子,如同下雨一般。
5. 孤枕:孤单的枕头,这里用来形容孤独的心境。
6. 小楼:指低矮的楼房。
7. 梧叶风:形容风吹梧桐叶的声音。
8. 涉世:指经历世事。
9.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10. 旋磨蚁:比喻忙碌奔走的人。
11. 杳杳:遥远的样子。
12. 寄书鸿:借用鸿雁传书的故事,表示寄送信件。
13.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14. 光阴事:指时间的流逝。
15. 抵死:拼命地、尽力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题,表达了作者在秋天里的感慨和思考。首联诗人自嘲自己像秋天的飞蓬一样飘零不定,偶然飞落在山中。这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漂泊感。颔联通过描写夜间的菊花雨和小楼梧叶风,营造了宁静而寂寥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衬。颈联抒发了诗人在世事中如同磨蚁般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叹,认为人生原本无法左右时间的推移,只能被它催促着走向衰老。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秋夜次叶一山韵》是明代诗人真山民的作品。此诗创作于明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之际。
真山民,原名不详,因其隐居山林,故以“真山民”为号。他生活在明朝末年的乱世之中,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辞官归隐,远离世俗纷扰,过上了清静的田园生活。
在明朝末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战乱不断,导致民不聊生。真山民对此深感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在诗人的眼中,秋天的夜晚虽然美丽,但却充满了萧瑟和哀伤。这种哀伤感不仅来自于自然景色的变化,更源于诗人对国家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