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栖

标题包含
幽栖
鹤护松扉久不开,蒲团端坐思悠哉。 故交只向梦中见,闲事不经心上来。 双屐蹑云春采药,一筇拄月夜观梅。 东风似见山童懒,自与幽人扫径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白鹤守护着松树的小门很久未曾打开,我端坐在蒲团上思考着悠悠的岁月。 旧日的朋友只能在梦中相见,无关紧要的事务无法触及我的心灵。 春天里,我穿着木屐在云端采集草药,夜晚手持竹杖赏月观梅。 春风似乎看出了山里孩子的慵懒,于是帮助隐逸之人扫去小路上的青苔。
去完善
释义
1. 鹤护松扉:鹤是一种吉祥的鸟类,松扉是松树下的门,这里借指隐居生活。 2.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用以供佛或静思打坐。 3. 双屐:木屐,古人走路时穿的一种鞋子。 4. 一筇:一根竹杖,古人行走时用于辅助的工具。 5. 山童:山间的隐者,泛指山中之人。 6. 幽人:幽居的人,指那些隐逸山林、远离世俗的文人墨客。
去完善
赏析
《幽栖》是元代诗人真山民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鹤、松、蒲团、双屐、筇杖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画卷。诗歌首联以鹤护松扉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在沉思中对故友的思念和对闲事的超脱态度;颈联则通过描述春天的采药和夜晚的观梅活动,展现了诗人的闲暇时光;尾联则以东风吹拂山童扫径的画面,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栖》是元朝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山林、避世独立的生活情境,表达了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山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 据史书记载,真山民生活在元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现实的不公和社会的压力,选择隐逸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真山民就是其中之一。他放弃了功名,选择了一条与世无争的隐逸之路。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他对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幽栖》时,真山民已经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他在山中结庐而居,与山为伴,与水为邻。在这段时间里,他饱尝了人间冷暖,体验了世事无常。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幽栖》这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元朝末年的一个动荡时代,真山民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巨变。这些丰富的时代背景知识和作者的亲身感受共同构成了《幽栖》这首诗的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