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早朝
万瓦宵光曙,重簷夕雾收。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盏灯火破晓时,双檐下的雾气逐渐消散。如玉的花朵悬在夜晚的烛火之上,金色的水壶记载着清晨的时刻。阳光洒在皇宫的雕花门上,晚霞映照在精致的楼阁之中。厚重的宫门开启道路,引导着朝中的王侯们走入内庭。
去完善
释义
1. 瓦:古代建筑用瓦覆盖屋顶。这里指代房屋。
2. 宵光:黎明前的微弱光亮。
3. 重簷:重叠的屋檐。
4. 夕雾:黄昏时的雾气。
5. 玉花:晶莹如玉的花。这里指蜡烛燃烧后的烟尘凝结如花。
6. 金壶:金属制的漏壶,用于计时。
7. 晓筹:拂晓时的计时工具,如铜壶滴漏等。
8. 日晖:阳光照耀。
9. 青琐殿:古代宫殿名。
10. 结绮楼:古代宫殿名。
11. 重门:一道道宫门。
12. 应:应该。
13. 启路:开启道路。
14. 通籍:登记出入皇宫的名册。
15. 王侯:泛指达官显贵。
去完善
赏析
《凌晨早朝》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一首描绘朝廷早朝景象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宫廷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盛世的景象。首联“万瓦宵光曙,重簷夕雾收”,描述了宫廷建筑的辉煌壮丽,以及曙光初现时的景象。颔联“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则以宫中的玉烛和金壶为象征,表现了皇宫内富丽堂皇的氛围,以及时间流逝的感觉。颈联“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壮丽,以及阳光与霞光交相辉映的美景。尾联“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则暗示了朝廷即将举行早朝,百官将依次进入大殿,显示出朝廷的庄严和秩序。整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唐朝宫廷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凌晨早朝》是隋朝诗人虞世南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604年至618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隋唐之交,隋朝即将灭亡,唐朝即将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在创作这首诗时,虞世南正担任隋朝的官员,他在朝堂上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他看到了皇帝的昏庸无能,感受到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黑暗。因此,他用这首诗歌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诗歌中,虞世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他通过“鸡鸣”、“凤阙”等意象,象征了朝廷的庄严和华贵,同时也揭示了朝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他通过“夜漏”、“玉绳”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凌晨早朝》是虞世南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创作出来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