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萱

标题包含
秋萱
说著宜男已可羞,移栽老圃且忘忧。 传为麝种生来别,唤作鹿葱元是愁。 幸脱炎威才过夏,何缘冷落尚宜秋。 国香天且难拘管,过眼空花一笑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诉说着适宜种植于肥沃土地,只是这样便觉得羞愧,因为它还依赖老园丁的精心照料才能忘记忧虑。这花的种子与麝香一脉相传,而又被称为鹿葱,它的名字就饱含了忧愁。幸运的是它刚刚躲过了夏日的炎热,怎么会在秋天仍遭受冷落呢?这花香弥漫在空中,似乎是天也难以约束,如同过眼的烟云,我们只能笑看其消散了。
去完善
释义
1. 宜男:萱草的别名,又名忘忧草。 2. 老圃:经验丰富的菜农。这里指种植萱草的菜农。 3. 麝种:指品质优良的萱草品种。麝,一种珍贵的动物,此处用来比喻萱草的高贵品质。 4. 鹿葱:萱草的别名。 5. 炎威:炎热的天气。 6. 国香:原指国家香火,这里指萱草的香气。 7. 空花:虚幻的花朵,比喻不真实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秋萱》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日风景的诗篇。首联“说著宜男已可羞,移栽老圃且忘忧”中,诗人以宜男草(即萱草)作为主题,寓意着忘却忧虑和烦恼的心境。诗人将萱草比喻为具有忘忧作用的草本植物,以表现出在生活中的释然与达观。颔联“传为麝种生来别,唤作鹿葱元是愁”则用麝香、鹿葱等意象来表现萱草的高贵品质,暗示其拥有化解忧愁的特质。颈联“幸脱炎威才过夏,何缘冷落尚宜秋”中,诗人通过对比夏日炎炎和秋天清凉的环境,强调萱草顽强的生命力,使其能在逆境中生存并焕发生机。尾联“国香天且难拘管,过眼空花一笑休”则总结全诗,指出国家的繁荣昌盛犹如过眼烟云,一切浮华终将消散,人们应该学会笑看人生,豁达生活。整首诗通过赞美萱草坚韧的品质,反映了作者身处乱世时的乐观心态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萱》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里一株盛开的萱草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公元12世纪),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分裂,战事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及之作为一名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反映民间生活、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这首《秋萱》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这个时期,许及之的人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接触到了更多底层百姓的生活,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这使他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作品也因此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在南宋晚期,萱草花被视为母亲的象征,因为“萱”字在古代汉语中有母亲的含义。因此,在这首诗中,许及之以秋萱为题,实际上是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往往无法顾及家庭,因此对亲人的思念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