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
临并逾二朞,病戚居其半。
虽以志自勉,精识奈耗乱。
故于一道事,十六七不干。
贪权莫即乱,罪大孰可逭。
纳节求本邦,所幸脱诛窜。
君仁恻至诚,亟俾贤者换。
与公同心人,金固其利断。
安然解印归,万喜无一惋。
为别信宿来,书日慰愚懦。
张瑟久不调,易调犹未断。
非才辱公知,处道诚一贯。
至于措置间,在理有殊判。
不当牵以私,经画误远算。
愿公新政条,布若星日灿。
害边者刬除,垢俗者涤浣。
使兹全晋民,比屋竞耸观。
仆远闻公为,省过安敢惮。
虽有好事徒,议论乌得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可以翻译为:“离家已有两个季节,一半时间生病疼痛。即使自我激励,精神依然混乱不堪。对于公务事业,我几乎无法插手。不想因为贪心而犯错,犯了错又有谁可以逃避责任呢?选择隐居以避免责罚,幸运的是没有被捕。你的仁爱关怀之心使我感动,希望我能尽快恢复并从善如流。与你一样忠诚于国家的人,我们的友谊坚定不移。现在我要放下官职,回归普通生活,没有任何遗憾。我即将离去,心中无限感激。这次分别,书信往来抚慰我的心灵。长久以来,我都不适合做这个工作,转变心态也并没有解决问题。感谢你对我的理解和宽容,我对国家忠贞不渝。但是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上,有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原则相悖。我不能以私人情感处理公务,否则会错失长远的规划。希望你能够完善政务,带领我们走向光明。清除危害边境的行为,洗涤民间的陋习。让山西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家家户户都争相学习。我听说你在努力,反思自己又怎么敢懈怠。虽然有些人喜欢评论,但是他们的言论并不能影响我们。”
去完善
释义
1. 临并逾二朞:临,接近;并,指任职地点;逾,超过;二朞,两周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任职的地方已经接近两年了。
2. 病戚居其半:病戚,生病的忧愁;居,占据;其半,一半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任期间有一半时间都在生病。
3. 精识奈耗乱:精识,精确的认识;奈,无奈;耗乱,消耗混乱。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我想要保持清晰的认识,无奈由于病痛,精神消耗混乱。
4. 故于一道事,十六七不干:故于,对……来说;一道事,一起做的事;十六七不干,基本上不参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我来说,一起做的事情我几乎都不参与。
5. 贪权莫即乱:贪权,贪图权力;莫,不要;即乱,立即混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贪图权力而让事情立即陷入混乱。
6. 罪大孰可逭:罪大,罪行严重;孰,谁;可逭,可以免除。这句话的意思是,严重的罪行谁都可以免除吗?
7. 纳节求本邦:纳节,交出权力;求,寻求;本邦,故乡。这句话的意思是,交出权力回到家乡。
8. 君仁恻至诚:君,指富公;仁恻,仁爱之心;至诚,极其真诚。这句话的意思是,富公具有仁爱之心,极其真诚。
9. 金固其利断:金,钱财;固,原本;其,代词;利断,权衡利弊。这句话的意思是,原本钱财是权衡利弊的工具。
10. 张瑟久不调:张瑟,弹奏瑟;久,长时间;不调,不和谐。这句话的意思是,长时间弹奏瑟,但旋律就是不和谐。
11. 害边者刬除:害边,危害边境;者,...的人或事物;刬除,彻底清除。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对危害边境的人和事物进行彻底清除。
12. 垢俗者涤浣:垢俗,污浊的风俗;者,...的人或事物;涤浣,洗涤。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洗涤掉污浊的风俗。
13. 仆远闻公为:仆,谦称;远闻,听说;公为,公开作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您的公开作为。
14. 省过安敢惮:省过,反省过错;安,怎么;敢,不敢;惮,害怕。这句话的意思是,怎么敢不害怕反思自己的过错呢?
去完善
赏析
《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的诗作,这是一首述怀之作,表达了他对宣徽富公的深厚感情和诚挚祝愿。诗中,韩琦以委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因病离任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宣徽富公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治理国家的关注和期望,希望富公能够推行新政,扫除害边者,洗涤垢俗者,使百姓安居乐业。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韩琦的人品和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琦途经淮阳,收到了时任宣徽南院使的富弼寄来的信,感慨之际写下这首《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
这一年是韩琦政治生涯的重要时刻,他受命安抚陕西边疆,针对西夏屡次犯边之事,积极备战并成功取得了三川口之战的胜利,巩固了北宋在西北的战略地位。此战之后,韩琦声名鹊起,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他在信中提到:“不知近日边陲事体如何?”表现出了对国事的关心。
此时正是庆历新政的关键时期,范仲淹、富弼等人倡导改革,主张内修政理、外固边防,但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而未能实现。韩琦作为改革派的重要人物,对此深感痛心。他的这首诗既表达了与富弼共勉之心,又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