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公池上待月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
芰开方吐镜,苹动欲含风。
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
金波宜共赏,仙櫂一宵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树上乌云弥漫,岸边流水荡漾。
荷花盛开如镜子,萍叶轻摇似含风。
逐渐显现的沙滩洁白,微微分开的水草叶子泛红。
金波辉映下的美景值得共享,于是乘仙船共度美好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云萦:形容云朵缭绕在岸边,描绘出云雾弥漫的景象。
2. 芰:植物名,指菱角。
3. 吐镜:形象地描绘菱角叶子在水中展开,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光线。
4. 苹:一种水生植物,即浮萍。
5. 含风:形象地描绘风吹拂过水面,使得浮萍随之摆动。
6. 沙汀:河边的沙滩。
7. 微分:稍微分开。
8. 渚叶:水中小岛上的树叶。
9. 金波: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10. 仙櫂:比喻游船,此处指诗人及诸公所乘坐的船只。
去完善
赏析
《与诸公池上待月》是唐朝诗人杨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在池塘边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共享时光的愉悦心情。
首联“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描述了树木繁茂、云彩环绕的环境,以及远处池塘的水面广阔无垠的景象。这样的环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颔联“芰开方吐镜,苹动欲含风”,描述了荷花初开、荷叶随风轻摇的生动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荷花和荷叶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颈联“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描述了月光逐渐照亮沙滩和岸边树叶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月光下的白色沙滩和红色树叶,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尾联“金波宜共赏,仙櫂一宵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们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这一句诗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浓郁,突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诸公池上待月》是唐代诗人杨发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在开元年间,杨发因为才学出众而被任命为翰林供奉,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荣誉。然而,他也因此卷入了宫廷纷争,遭人陷害,被贬谪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在这个时期,他深感怀才不遇的落寞,同时也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但是,随着盛世的到来,政治斗争也越来越激烈。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一些有才能的文人进行打压,以防止他们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都受到了排挤和迫害,杨发就是其中之一。
《与诸公池上待月》表达了杨发在这一时期的内心情感。他在诗中描绘了与朋友在池塘边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