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菊花

标题包含
菊花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夤(生卒年不详),字昭梦,又字仲房,号野狐泉人。五代时期福建闽县人。 他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著名文人,以文才横溢、诗名远播而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誉为“五代诗坛之宗匠”。 据史书记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桓景登高之事可以追寻,菊花盛开之处绿意盎然。 若要消除灾祸和邪病,君需采集它们,寒露和寒霜我不需忧虑。 花朵在篱笆边早早地绽放又早早地凋谢,涧边的松树与我们心心相印。 陶公并非贫困之人,只剩下东篱下的那一片金黄了。
去完善
释义
1. 桓景:东汉人,传说他奉命折来菊花放在身边,以此消减灾祸。 2. 黄花:即指菊花。 3. 绿畦:绿色的田野。 4. 君:此处指的是您,尊称。 5. 冷露寒霜:形容寒冷的露水与霜。 6. 早荣:指菊花的早熟。 7. 涧松:长在溪边的松树。 8. 同德复同心:指松树与菊花具有相似的品德和个性。 9. 陶公:陶渊明,著名诗人,喜欢菊花。 10. 剩有东篱万朵金:描写菊花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描述菊花的生长环境、药用价值、花期等特点,展现了菊花在风霜中的坚韧品质,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向往之情。诗人用桓景登高之事引出菊花,强调黄花开处绿畦深的景象;同时提到菊花的药用价值,提醒人们应采集菊花以消除灾病和驱除邪恶,暗示菊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此外,诗人还提到菊花的早荣早谢特点,与涧松同心同德的品质相映衬,表现菊花的谦逊气质。最后,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菊花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花》是晚唐诗人徐夤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即唐朝末年。在这段时间里,徐夤身处一个政治腐朽、社会动荡的时期。他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因不愿与贪官污吏为伍,选择了归隐田园。 在这首诗中,徐夤以菊花的坚韧和高洁象征自己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腐败社会的厌恶。他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精神风貌,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