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

标题包含
送人
春尽江南二月时,盈盈陌上燕差池。 游丝日暖垂千尺,不为行人系别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末尾到了江南二月份的时候,田野里的小路上燕子欢快地飞来飞去。温暖的日子里,蜘蛛丝一天天长长,却不是为了给离别的人儿牵牵挂。
去完善
释义
1. 春尽:春天结束的时候。 2.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3. 二月时:农历二月份的时候。 4. 盈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好。 5. 陌上:田间的小路。 6. 燕差池:燕子在空中飞翔时翅膀上下扑腾的样子。 7.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蜘蛛丝。 8. 日暖:太阳温暖的日子。 9. 垂千尺:长度达到一千尺。 10. 行人:指出门在外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结束时江南二月的景色,诗人在此表达了离别之情。首句“春尽江南二月时”点明季节和地点,暗示春天的结束,使人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次句“盈盈陌上燕差池”则通过描绘燕子的形象来传达离别的气氛。燕子翩翩起舞,在田野上穿梭,好像也在为离别而惋惜。接下来的两句“游丝日暖垂千尺,不为行人系别离”以细长的柳丝为背景,衬托出诗人的离别之情。尽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使柳丝飘荡在空中,但它却无法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将即将分别的亲人紧密相连。这种无法实现的期望,更增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释元肇之手,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 在那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处于动荡之中,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战乱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佛教在唐武宗时期遭到严重的打击,许多寺院被毁,僧人被迫还俗。然而,这一时期的诗歌艺术却在民间得以繁荣发展,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的重要途径。 释元肇作为一位出家僧人,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其诗作充满了悲悯之情。在这首《送人》中,他以送别友人为题,表达了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命运的无奈和对友人离别的痛惜之情。同时,他还以深远的目光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无常和短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