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节马前口号
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贺太平。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鳯鸣。
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百年前庆祝美好的名声,如今四海之内共庆太平盛世。
十里的道路上飘扬着明亮的旗帜,千家万户演奏着新的乐章。
五色的祥云伴随着阳光出现,各种生灵随着凤凰的仪仗齐鸣。
更值得高兴的是仕绅们齐聚一堂,共同祝愿南山的君王长寿安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宁节:古代节日,用以庆祝皇帝生日。
2. 嘉名:美好的名称,这里指皇帝的尊号。
3. 太平:政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
4. 十里旌旗:形容皇家气派盛大。
5. 五云:五色瑞云,象征吉祥。
6. 阳乌:太阳,这里指皇帝。
7. 百兽:各种动物,此处喻指群臣。
8. 仪鳯: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代表皇帝。
9. 簪绅:官吏。
10. 燕衎:宴会,娱乐。
11. 南山:代指仙山,寓意长寿。
12. 祝圣: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节日盛况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五彩缤纷的旗帜、欢乐的百姓和优雅的乐曲等场景,展现了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宁节马前口号》是宋代诗人傅察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世纪左右,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诗人才华横溢,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在创作这首诗时,傅察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他在朝廷任职,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从繁荣到衰落的全过程,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在当时的北宋社会,宫廷节日和庆典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天宁节是当时的一个重要节日,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傅察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马前口号的描绘,展示了当时宫廷庆典的盛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