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墓
同心难结绣云长,红玉沉泥草亦香。
娇魄年年寒食节,定应湖上作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共同的心意难以编织出像云彩般美丽的故事,红色的宝石即使落在泥土中依然散发着香气。那迷人的魂灵每年在寒食节时出现,必定会在湖面上化为一对鸳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苏小小墓: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处古墓,为南朝著名歌伎苏小小的墓葬。
2. 同心难结:比喻忠贞爱情的难以实现。
3. 绣云长:指代锦绣江山,象征美好的景致。
4. 红玉沉泥:红玉即美玉,此处寓意佳人的品质高雅;沉泥表示深埋地下,暗含佳人离世之意。
5. 娇魄:指代柔美的女性形象,此处特指苏小小。
6.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清明前后,人们会祭祖扫墓。
7. 定应:确定无疑的意思。
8. 湖上:这里指的是杭州西湖。
9. 鸳鸯:一种水鸟,常用来象征恩爱情侣。
去完善
赏析
王镃的这首《苏小小墓》表达了一种惆怅的哀思和对美丽红颜逝去的惋惜。诗人通过描绘苏小小的美好形象和她与爱人的哀伤故事,传达了情深意重的主题。首句“同心难结绣云长”意味着恋人之间即使感情深厚也难以长久相伴,感叹世事无常。接着“红玉沉泥草亦香”描绘了美人虽逝,但她的美丽与芬芳却永远留在了世间。“娇魄年年寒食节”寓意着每逢清明节之际,人们便会悼念那些离去的人,特别是像苏小小这样的佳人。最后一句“定应湖上作鸳鸯”则表达了诗人期望她在另一个世界找到真爱,与爱人共度美好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浓郁,令人心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小小墓》是南宋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苏小小墓的诗。这首诗通过对苏小小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美女的怀念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人生际遇:王镃是南宋著名文人,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但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他曾在临安(今杭州)任职,后因种种原因被贬。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游览西湖,对西湖的美景和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西湖作为江南地区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人士大夫。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历史名人的墓地得到了保护和修缮。苏小小墓就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