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翠云低护玉楼台,露洗香苞逐渐开。
昨夜赏花人酒醉,月中错认水晶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云朵低低地笼罩着华丽的楼宇亭台,露水洗涤过的花朵渐渐绽放出香气。昨天晚上赏花的人喝得微醺,竟然在月光下误把花儿当成了晶莹的水晶杯。
去完善
释义
1. "翠云":翠绿色的云朵,这里用来比喻白牡丹的花叶。
2. "玉楼台":玉质的楼阁亭台,形容白牡丹的高贵气质。
3. "露洗香苞":早晨的露水洗过,使白牡丹的花朵散发出香气。
4. "赏花人":观赏白牡丹的人。
5. "酒醉":喝酒过量,神志不清的状态。
6. "月中":月亮中,指月光下。
7. "水晶杯":透明的水晶制成的杯子,这里用来比喻月光下白牡丹花朵的晶莹透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白牡丹”为题,诗人通过描绘白牡丹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翠云低护玉楼台”,以“翠云”比喻白牡丹的绿叶,用“玉楼台”来形容花蕾的形状和质地,表现了白牡丹的高雅气质。这句诗还暗示了白牡丹生长的环境——楼阁旁的一片绿意盎然的花园。
第二句“露洗香苞逐渐开”,描绘了清晨的露水滴落在花瓣上,使香气更加浓郁,同时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绽放的场景。这句诗不仅表现出白牡丹的香气袭人,还传达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第三句“昨夜赏花人酒醉”,描述了一个沉醉于欣赏白牡丹的人,他被白牡丹的美丽所震撼,甚至产生了幻觉,仿佛自己喝醉了酒一般。这句诗强调了白牡丹的美丽程度,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最后一句“月中错认水晶杯”,描写了赏月的人们被白牡丹的美貌所吸引,误以为是月中的仙子手持水晶杯翩翩起舞。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白牡丹如仙境般的美景。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白牡丹的形象、生长环境以及人们对其的感受的描绘,展现了白牡丹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牡丹》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王镃之手。这首诗描绘了白牡丹花的美丽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创作时间。《白牡丹》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南宋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陆游、辛弃疾等。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王镃是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南宋,使得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南宋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种时代背景无疑对王镃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