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贲书记以齐安旧文为示感而成咏
余兄天圣中,尚抑齐安守。
余遭所生忧,得归侍左右。
孤茕获苟存,朝夕赖诲诱。
兄材无不宜,吏治孰可偶。
公庭常寂然,所乐在文酒。
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
山光拂轩槛,波影撼窗牖。
原鸰款集间,万景皆吾有。
兄诗豪且奇,气燄摩星斗。
优游预赓和,惟自愧荒丑。
于今四十年,日月甚奔走。
当时相聚者,十已丧八九。
尝为春亭记,乌敢示不朽。
孙君里中来,云亭废已久。
徒有旧文在,况足失其手。
兄后见曾孙,弟老成衰叟。
一身虽宠荣,百虑锁纷纠。
何如昔日欢,抆泣念爱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兄弟在天圣年间,被派去镇守齐安。
我因个人忧虑回到他身边。
虽然孤独但我能生存,这都依赖你的教诲。
哥哥的能力无可挑剔,他的治理无人能比。
公务之暇常常是安静的,他的乐趣在于文学与饮酒。
靠近江水的一座座楼阁,依次耸立在城市之首。
山间的光线映照在窗户上,波浪的影子摇动着门窗。
这样美好的环境使我们都沉浸其中。
哥哥的诗歌才华横溢,气势如磅礴星河。
我悠然自得地与他唱和,只恨自己才疏学浅。
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年,时间飞逝匆匆。
那时一起相聚的人,已有十分之八九逝去。
我曾为他写《春亭记》,希望他能名垂千古。
孙君来自家乡,说那亭子已经荒废多时。
只有一些旧的文稿留下,而且已经模糊不清。
哥哥后来见到了曾孙,我也成了老迈之人。
虽然享受荣华,但心中仍有许多困扰。
何时才能像过去那样快乐,怀念那些亲爱的朋友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1. 余兄天圣中,尚抑齐安守:我的兄长在宋仁宗天圣年间,在齐州担任知州。
2. 余遭所生忧,得归侍左右:我因为母亲的丧事,得以回到故乡,在兄长身边侍奉。
3. 孤茕获苟存,朝夕赖诲诱:我孤单地在这里勉强生活,每天依靠兄长的教诲和引导。
4. 兄材无不宜,吏治孰可偶:兄长的才能无所不能,治理政务无人能比。
5. 公庭常寂然,所乐在文酒:公事闲暇时,喜欢喝酒吟诗。
6. 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登临长江边的高楼,景色依次展现在眼前。
7. 山光拂轩槛,波影撼窗牖:山色掠过窗户,波光映照在窗棂上。
8. 原鸰款集间,万景皆吾有:有朋自远方来,一同欣赏这美景。
9. 兄诗豪且奇,气燄摩星斗:兄长的诗歌才情横溢,气势磅礴。
10. 优游预赓和,惟自愧荒丑:悠闲地跟兄长唱和,只是自愧才疏学浅。
11. 于今四十年,日月甚奔走:时间过得真快,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12. 当时相聚者,十已丧八九:当年一起相聚的朋友,已经去世了十之八九。
13. 尝为春亭记,乌敢示不朽:曾为春亭作记,不敢以此留名。
14. 孙君里中来,云亭废已久:孙贲从家乡来找我,得知云亭早已废弃。
15. 徒有旧文在,况足失其手:只有当年的文章留存,连原文都已经遗失了。
16. 兄后见曾孙,弟老成衰叟:兄长之后见到了曾孙,而我已是老年。
17. 一身虽宠荣,百虑锁纷纠: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心中却忧虑重重。
18. 何如昔日欢,抆泣念爱友:不如过去的欢乐时光,想念起昔日的亲朋好友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韩琦悼念亡兄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回忆与兄长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情的悲痛和对往日的深深怀念。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使人深感诗人与兄长的手足情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所作,创作于公元1058年。这一年,他担任皇祐二年的翰林学士。在皇祐二年(1050年),韩琦担任开封府推官,因宽严得当,获得神宗皇帝的嘉奖。1069年,神宗变法,起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韩琦上疏反对,与王安石的矛盾激化,最后被贬至扬州、定州等地。
在这个时期,韩琦一直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他在江淮地区了解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困苦,深感忧虑。同时,他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因此,他在诗中写道:“江表百年间,风云数更变。”这是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体会。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齐安旧文,今何人见。”这是他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