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

标题包含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
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 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 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 岂是蒋诩人,佳客来不倦。 不责礼数优,草草具盘馔。 为歌朱丝弦,知音我所恋。 日暮翩然去,思君情如线。 乘兴还一来,慎莫比秋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行己"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一直以来,我都敬重并关爱着别人,即使有时几个月也见不到一面。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但我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我选择远离喧嚣,来到这个繁台寺,暂时放下繁忙的日子。然而我并不是那种孤僻的人,我欢迎所有的朋友来拜访我,不怕辛苦。我不会过于在乎礼数,只会简单招待他们。我们共同欣赏音乐,共度美好时光。当夜幕降临,朋友们纷纷离去,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犹如一根无形的线。我希望朋友们能再次来到我身边,但不要像秋天的扇子那样被丢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宝见访:指吴君宝拜访。 2. 经月:一个月左右。 3. 繁台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寺庙,以景色秀丽而著名。 4. 蒋诩:古人名,比喻贤能之士。 5. 草草:随便、简单。 6. 朱丝弦:用红色蚕丝制成的琴弦,比喻音质优美。 7. 思君情如线: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8. 乘兴还一来:表示希望朋友再次来访。 9. 秋扇:秋天的扇子,比喻弃置无用之物。此处提醒朋友勿因时间推移而疏远。
去完善
赏析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这首诗通过对黄袭明和吴君宝两位友人来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他希望能远离尘嚣,过上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平素敬重的人,虽然他们常常因为各自的事业忙碌而难以经常见面,但彼此间的友情依然深厚。这种相处方式也暗示了诗人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着尊重和独立的立场。 接下来,诗人用“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两句表达了对喧闹世界的逃避,希望在繁台寺这样的清静之地找到内心的安宁。这并不是说诗人想要过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希望在与世无争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当黄袭明和吴君宝这两位佳客来访时,诗人没有过分注重礼节,而是用简单的菜肴招待他们。这表明诗人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谊,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随后,诗人弹奏了朱丝弦的古琴,这是他与友人分享音乐的一种方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美好音乐的热爱。 最后,当友人离去时,诗人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他希望友人能再次来访,不要像秋风中的扇子那样被轻易丢弃。这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祝福,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周行己所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繁荣时期,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周行己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刚刚结束漫长的科举考试,成功进入官场,成为朝廷的一名官员。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经常受到排挤和打压。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与此同时,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初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外忧内患不断,民众生活困苦。这种时代背景使得周行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种人生际遇和社会背景下,周行己创作了这首《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通过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南宋初期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