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五首 其四
六龙无计驻双丸,壮志摧颓似倒澜。
万里不成游客梦,半生祇办腐儒餐。
谁怜打草衰麻答,不羡画松杨契丹。
世上纷纷夸秃发,到头那肯着南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六龙没有计划停留在这两颗小球上,壮志受挫如同倒下的波澜。
万里行程没能实现游客的梦想,半生只为了满足学者的饮食需求。
谁会在意枯萎的草和破损的麻绳呢,不羡慕那些画画的松树和杨契丹。
世人在纷纷夸赞那些头发脱落的人,到头来又怎么会愿意戴上南冠呢?
去完善
释义
1. 六龙:这里指太阳。
2. 双丸:指日月。
3. 壮志摧颓:形容意志消沉。
4. 倒澜:比喻失败。
5. 不成客梦:无法实现梦想。
6. 腐儒餐:指简单的生活。
7. 打草衰麻答:指耕作之事。
8. 杨契丹:古代画家,擅长画松树。
9. 秃发:剃去头发。
10. 南冠:指囚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的无奈和痛苦。诗中以“六龙无计驻双丸”开篇,寓意时间无情地流逝,犹如神龙驾着太阳车飞驰而过。接下来,“壮志摧颓似倒澜”描述了诗人雄心壮志被炎热的天气消磨殆尽,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瞬间消退。
紧接着,“万里不成游客梦”和“半生祇办腐儒餐”两句表明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入睡,为了生活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里作者用“腐儒”一词来嘲讽自己的处境,显示出他在世俗压力下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无奈。
随后的“谁怜打草衰麻答,不羡画松杨契丹”则描绘了世态炎凉、众生百态。在这里,“打草衰麻答”指的是普通百姓在酷暑中的艰辛劳作,而“画松杨契丹”则是那些权贵们在纸醉金迷中寻求一丝凉爽的场景。两者对比,更显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情冷暖。
最后,“世上纷纷夸秃发,到头那肯着南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追求的嘲讽。“秃发”是指当时流行的削发为僧之风,人们争相剃度以求心灵慰藉;而“南冠”是古代囚犯的发式,这里代指受难。诗人暗示这些人在面对苦难时,他们求得的所谓精神解脱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到头来还是要承受现实的沉重压力。这首诗借苦热的景象,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以及上流社会的虚伪浮华,表现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热五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方一夔在夏日酷热之际所创作的一组诗作之一。这组诗歌通过描绘盛夏的热浪、灼热的阳光和烦躁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权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这一时期的文人志士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战争、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等。诗人方一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寓意的诗歌作品。
在这首诗中,方一夔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他认为,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人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勇往直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