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标题包含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绛霄轻霭翊三台,指贤能之士位列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意即具有稽阮这样的胸怀与管乐那样的才干;莲沼昔为王俭府,那莲花池曾是王俭的旧居;菊篱今作孟嘉杯,如今菊花围绕的篱笆成了我们举杯的地方;宁知北阙元勋在,谁料想皇宫里还有这么一位功臣;却引东山旧客来,把隐居东山的故友也招来了;自笑吐茵还酩酊,我笑得自己都快要吐了;日斜空从绛衣回,太阳都偏西了,咱们还要披星戴月地回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陪:陪同。奉,敬辞,表示敬意或恭敬地对待某人。 2. 裴相公:指唐朝著名宰相裴度。 3. 重阳日: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4. 安乐池亭: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游乐胜地。 5. 绛霄:古代传说中天宫的名字。此处形容裴度的地位崇高。 6. 轻霭:薄薄的云气。 7. 翊:辅佐。三台:东汉时期对尚书台、御史台和谒者台的合称,后泛指朝廷要职。这里借指裴度官位显要。 8. 稽阮:指春秋时期的两位贤士稽叔、阮藉。这里用以赞美裴度的才德。 9. 襟怀:胸怀。 10. 管乐才:指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这里用以赞美裴度的治国之才。 11. 莲沼:莲花池塘。 12. 王俭府:南朝齐相王俭府第的名胜之地。这里借指裴度的宅第。 13. 菊篱:菊花盛开时节的篱笆。 14. 孟嘉杯:指重阳日的宴会。孟嘉是东晋名士,重九登高赏菊的故事广为人知。 15. 宁知:岂知。 16.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这里代指皇帝。 17. 元勋:首功,大功。 18. 却引:引来。 19. 东山旧客:指隐居东山的高士谢安。这里借指与裴度关系密切的朋友。 20. 吐茵:比喻饮酒过量而失态。 21. 酩酊:醉得昏沉的样子。 22. 日斜:夕阳西下。 23. 空从:白白地跟随。 24. 绛衣:古代官员的紫红色朝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游赏的诗。诗中诗人以陪宰相裴度游览安乐池亭为题,表达了对重阳游赏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写的是裴度作为一位大臣,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他就像天上的三台星一样闪耀。他与文人雅士嵇康、阮籍结为知己,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这里“绛霄轻霭翊三台”中的“绛霄”是天上三台星的象征,暗示着裴度的尊贵地位,而“轻霭”则体现出他的谦虚品质;“稽阮襟怀管乐才”则以嵇康、阮籍的历史典故来形容裴度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在政治上的才华。 颔联诗人以王俭府、孟嘉杯两个典故为线索,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佳节的氛围。昔日繁华的王俭府如今已变成了盛开的莲花池,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而当年陶渊明所描述的菊花篱笆如今已成为人们欢庆佳节的场所,表达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节日的热爱。 颈联则是表达了裴度与诗人的情谊,以及对裴度邀请诗人一同游玩的感激之情。诗人知道裴度是国家的大功臣,仍能放下身段邀请自己这个曾经的门客,体现了裴度的高尚品质和谦逊态度。 尾联是诗人对自己在这次游赏中的表现的自嘲。他说自己在宴会上饮酒过量,醉得不省人事,以至于太阳都快要落山了,还得由别人扶着才能回家。这里“吐茵”和“酩酊”都是形容醉态的词语,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个性,又传达出诗人与裴度之间的真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在唐朝时期,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这首诗就是描绘了重阳节当天,李郢陪伴裴相公游览安乐池亭的情景。 在天宝年间,唐朝的社会繁荣稳定,但在政治方面却逐渐出现危机。这一时期,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朝政腐败。尽管如此,唐朝的文化艺术仍然达到了高峰,许多诗人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郢是唐朝中期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他也暗示了在这个看似繁华的时代,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危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