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标题包含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斾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村野多疾病门户常闭,荒地重阳节菊花独自绽放。 忧愁之时又听见笛声幽怨,远远望去难见白衣使者到来。 元瑜正享受从军的欢乐,谁又能同情宁戚叩角的悲哀? 红旗飘飘暮色中的江畔,知道你已经醉倒在那望乡台上。
去完善
释义
1. 野人:此指在野的隐士或乡间人士。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自嘲。 2. 病:生病。 3. 荒圃:荒芜的园圃。 4.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有赏菊的风俗。 5. 愁里:在忧愁之中。 6. 清笛:清脆悠扬的笛声。 7. 元瑜:张纮的字。此处可能用张纮代指浙江地方官员。 8. 宁戚: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为商旅挽车而歌,以此得齐桓公赏识而进用。这里是诗人的自我期许。 9. 红斾:红旗。 10. 碧江:江水呈现碧绿色。 11. 望乡台:古代立于高处供眺望故乡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郢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表达。首联“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描绘了诗人孤寂的处境和周围荒芜的景象。颔联“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颈联“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对远方友人的关切。尾联“红斾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则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诗人在心中默默祝愿友人归乡的期望。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的重阳节期间。当时李郢正在浙江东部任职,与同僚们相隔两地,于是他写下这首诗寄托思念之情。 在这个时期,李郢正经历着人生的转折。他曾经担任过县令、监察御史等官职,但由于政治斗争和个人原因,逐渐失去官场上的地位。在晚年,他开始游历各地,结交文人墨客,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浙东的同僚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成为他创作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 在唐宣宗统治时期(847-860年),唐朝已经进入晚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宣宗在位时曾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扭转局势。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政治纷争,寻求心灵的慰藉。李郢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世态人情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