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博士溪亭
野茶无限春风叶,溪水千重返照波。
只去长桥三十里,谁人一解枉帆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风吹拂着满山的茶树嫩叶,溪流映照着阳光波动起千层水光。距离那个古老的木桥不过三十里的路程,却无人了解那沿途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邵博士:指的是唐朝的邵济,他是当时的一个学者。
2. 溪亭:溪边的亭子,这里指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方。
3. 无限春风叶:形容茶叶在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样子。
4. 溪水千重返照波:描述溪水在阳光下反射出波光粼粼的景象。
5. 只去长桥三十里:意思是离这个溪亭只有三十里的长桥。
6. 一解枉帆过:意思是乘船绕过此处的长桥。
去完善
赏析
《邵博士溪亭》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野茶”、“溪水”和“长桥”的描述,展示了春日溪亭的美景。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眷恋和对邵博士的思念之情。
首句“野茶无限春风叶”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用“野茶”来形容春天的新生事物,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无限春风叶”则表达了春风吹拂下的绿叶繁茂的景象。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春天的美景,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次句“溪水千重返照波”则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景象。诗人通过“千重”这个词语,强调了溪水波光粼粼的景象,表现出溪水的清澈与活泼。而“返照波”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的反光,使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只去长桥三十里”中的“长桥”,是指连接两地的一座桥梁,这里可能是指邵博士所在的地点。诗人表示,离长桥只有三十里的距离,表达了对邵博士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与邵博士相聚的愿望。
最后一句“谁人一解枉帆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里的“谁人”是指能够理解诗人情怀的人,而“枉帆过”则是形容诗人满怀期待却未能如愿的心情。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友谊和理解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总的来说,《邵博士溪亭》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友情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邵博士溪亭》是晚唐诗人李郢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唐朝的衰落和各地藩镇的割据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李郢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成功。在求仕的过程中,他游历了江南各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诗篇,《邵博士溪亭》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以邵博士溪亭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通过对溪水、亭台、柳树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邵博士溪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李郢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朴实,是李郢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