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
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襃宿夜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的天津市停下船桨与友人告别,难以忍受离别的伤感;点燃蜡烛,照亮这深更半夜的时刻。夜幕降临,微风拂面,无数的思绪涌上心头,但谁能陪袁襃度过这个寂静的夜晚呢?
去完善
释义
1. 津市:地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因地处湘江之滨而名。
2. 停桡:停止划船的代称。
3. 蜡炬:蜡烛。
4. 更阑:指深夜时分。
5. 东风:从东方吹来的风。
6. 万叠:形容江面宽阔或波浪起伏的景象。
7. 袁襃: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
去完善
赏析
《送李判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渡口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津市停桡送别难”一句中的“停桡”意为暂停划船,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离的无奈心情。“荧荧蜡炬照更阑”则描绘了在漫长的夜晚,闪烁的烛光照亮了诗人与朋友最后的相聚时光。
接下来的“东风万叠吹江月”则是用东风和江月象征友人的离去,隐喻着诗人在此后的日子里可能无法再与友人相见的担忧。而“谁伴袁襃宿夜滩”则暗示了诗人希望未来有人陪伴,共同度过漫漫长夜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判官》是唐朝诗人李郢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相对稳定。
李郢的生平资料较为有限,据传他曾担任过参军一职,后因战争而离职。这首诗中的“判官”李君,或许是他的朋友或同事。在送别之际,李郢以诗言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逐渐从安史之乱的沉重主题中解脱出来,转向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因此,李郢的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坛氛围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