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法与那理想中的世界相交游,诗歌虽已写就,但我的鬓发却早已斑白。
去完善
释义
离离:形容山峰连绵不绝;落石底:月亮映照在山谷底部的石头上。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长歌”与“短歌”的对比开篇,奠定了情感基调。前两句通过“破衣襟”“断白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痛苦。接下来,“秦王不可见”一句点明主题,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怅惘。中间部分描写自然景象,既有季节的更替,也有夜色的静谧,形成了一种苍茫而孤寂的氛围。“夜峰”“明月”等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感。最后两句回归现实,强调时间的无情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既展现了李贺特有的奇幻色彩,又饱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贺正处于人生中郁郁不得志的阶段。他胸怀壮志,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难以施展抱负。在那个时期,他对现实充满无奈与愤懑,渴望能遇见如秦王般慧眼识才的明主,然而这样的机遇始终未能降临,使他在等待与失落间备受煎熬。此诗便是这种复杂心境下,借歌抒怀、寄托情思的产物,将内心的愁苦、时光流逝的焦虑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