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词
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双眉长带绿。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莫愁芳龄刚满十六,她的眉毛像飞蛾一样弯弯曲曲,略带绿意。
刚开始学弹竖琴的有四五个人,但只有莫愁的声音在众人之上。
去完善
释义
莫愁:南朝乐府《莫愁乐》所传女子名,后被用作泛指美女。
年新得年十六:即“年方二八”之意,指十六岁,在古代形容女子年轻貌美。
如蛾双眉长带绿:意指女子眉毛如同绿色的飞蛾翅膀一样秀美。这里的"蛾眉"代指美人的眉毛,"长带绿"描述其色彩。
初学箜篌四五人:指刚开始学习弹奏箜篌的一群女子。
莫愁独自声前足:独自在众人之前表演的只有莫愁。
去完善
赏析
《效古词》描绘了一位名叫莫愁的美丽女子形象。通过她的年龄、外貌以及技艺,诗人展现了一个纯真又才华横溢的少女形象。"莫愁新得年十六",暗示了她的青春年少,正如诗句中所说,她正值花季,容颜美丽。"如蛾双眉长带绿",以蛾眉比喻,表现了她眉毛纤细如画,绿意盎然,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初学箜篌四五人",表达了莫愁正在学习演奏箜篌这一传统乐器,同时也侧面衬托出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紧接着“莫愁独自声前足”,描述了她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才能时的自信和从容。在整首诗词中,诗人的笔触既生动又细腻,勾勒出一个才情出众、翩翩起舞的少女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效古词》是唐朝诗人施肩吾所创作的古诗,其具体的创作时间无从可考,但根据诗歌内容来看,大致可以推测为唐朝晚期。
在唐朝晚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乱频发等因素,使得民生凋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施肩吾作为一个关注民生的文人,他的诗作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表达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文人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施肩吾虽然才学出众,但在科举考试中并未取得好成绩,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怀疑。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另一方面,他对现实的黑暗感到无奈和绝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