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溪亭
谷国有亭溪水边,税车安寝不无缘。
芰荷苒苒双飞鸟,芦苇深深一钓船。
故国寄声无去雁,他乡催泪有啼蝉。
江山亦为行人动,六月寒风正凛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谷底的小溪旁有一座凉亭,停车休息并非没有缘由。
一片片荷花荷叶间,一对鸟儿轻盈地飞过;深深的芦苇丛中,一只小船悠然自得。
遥寄故乡的问候,无奈却没有大雁传书;身在他乡,却听到催人泪下的蝉鸣。
山川江河仿佛也在为远行的人而触动,六月的严寒依然凛冽如故。
去完善
释义
1. 谷城:地名,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地区。
2. 溪亭:溪水边的亭子。
3. 税车:征税的车辆。
4. 安寝:安然休息。
5. 故国:家乡,故乡。
6. 寄声:传递声音或者信息。
7. 无去雁:没有可以传递信息的雁鸟。
8. 他乡:他乡,不是家乡的地方。
9. 催泪:引起泪水。
10. 啼蝉:鸣叫的蝉。
11. 江山:江水和山峦。
12.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13. 六月寒风:六月的寒冷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谷城溪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思乡情感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溪亭景色。前四句分别描述了谷城溪亭的位置、周围的植物和动物,以及远处的钓鱼船,形象地展现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与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则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以江山的感动和寒风的凛冽,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谷城溪亭》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彭汝砺在公元1051年左右创作的。彭汝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文采,屡次科举不中后,更加刻苦读书,终于在京师会试中获得第一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
在他创作这首诗的时期,正是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也使得朝堂上的官僚斗争愈发激烈。彭汝砺因为个性刚直,直言敢谏,多次受到排挤和陷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来到了谷城,在这里的溪亭之上,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风光、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诗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些诗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