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次韵商筑叟秋香)
银潢耿耿,正露零仙掌,尘空天幕。碧玉扶疏□万朵,偏称水村山郭。巧酝檀英,密包金粟,只待清秋著。三春桃李,自应束在高阁。
好是月窟奇标,东堂幽韵,不管西风恶。独立盈盈回首笑,白苇丹枫索索。折向冰壶,莫教纱帽,醉里轻簪却。浓芳长在,□疑身在云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银潢耿耿,正露零仙掌,尘空天幕。碧玉扶疏千百株,偏称水村山郭。巧酿香气,密藏金粟,只待清秋时节。三春桃李,自应束之高阁。
好是月宫奇葩,东堂幽雅之韵,不管西风猛烈。独立盈盈回首笑,白苇丹枫瑟瑟。折取冰清玉洁之花,莫教纱帽,醉里轻摘却。浓郁芬芳长存,如同身处云巅幽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银潢:银河。
2. 露零仙掌:指早晨的露水。
3. 碧玉扶疏:形容菊花的绿叶。
4. 檀英:指菊花的花蕾。
5. 金粟:金黄色的菊花。
6. 三春桃李:春天的桃花和李花。
7. 月窟:月亮。
8. 东堂:书房。
9. 白苇:白色的芦苇。
10. 丹枫:红色的枫叶。
11. 索索:风吹叶动的声音。
12. 冰壶:一种玉制的酒杯。
13. 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
14. 浓芳:指菊花浓郁的香气。
15. 云壑:云雾环绕的山谷。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词牌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位名叫念奴的妓女,传说此曲由她首唱,故名。本词亦步其韵,题目中“次韵”意为依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进行唱和。这首词通过对“银潢耿耿”“碧玉扶疏”“巧酝檀英”等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美景。诗人以月宫、东堂比喻花之独立精神,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热烈与坚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次韵商筑叟秋香)》这首词出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浩之手。此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孝宗时期(公元1163年-1189年),这个时期正是史浩政治生涯的鼎盛阶段,他曾担任过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重要职务,是南宋朝廷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相对稳定,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实现了南北分治的局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相反,国内外的各种矛盾依然突出。史浩作为朝廷的重臣,在政治上主张抗金,维护国家尊严;在经济上,他主张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在文化上,他提倡文学创作,推崇儒家思想。这些观念在他的诗词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史浩与商筑叟之间的交往也颇有趣味。商筑叟是一位隐逸之士,他与史浩性格迥异,但两人在诗词创作上却有着共同的兴趣。商筑叟曾赠给史浩一首《秋香》诗,史浩则以此诗为韵脚,写下了这首《念奴娇》。从词中可以看出,史浩对商筑叟的才华颇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庙堂,但内心仍向往山林之志。这种情感在他那个时代非常普遍,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