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藩臣恋魏阙

标题包含
藩臣恋魏阙
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 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 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接到皇上的命令,我接受了大藩的重任。心中念念不忘朝廷的恩情,期盼能有机会向皇上献上我的忠诚和才能。 如今在南方任职顺利,内心始终尊重北面的皇帝。无论在梦中还是在醒着的时候,我都心系皇宫。作为父母官,我只想着民生,全心全意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对子牟的理念非常赞同,那就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是永恒的。这就是我今天所坚守的信念。
去完善
释义
剖竹:古代的官员上任前,要剖开竹子,上面书写着官职和姓名,寓意公正无私。这里指的是接受皇帝的任命。 大藩:指地方上的重要行政单位。这里指被任命为藩镇的地方长官。 恩波:皇帝对臣子的恩情。 魏阙:古代宫殿的门,借指朝廷。 献纳:向皇帝进言献策。 天阍:天宫的门户,这里借指皇帝。 南风:指南方的风俗习惯。 北极:北极星,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最高权威的象征。这里比喻皇帝。 玉陛:玉石台阶,借指皇宫。 朱轩:红漆栏杆,借指皇宫。 蒸黎:百姓。 子牟:战国时期楚国的学者,曾建议楚国君主实行儒家治国之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蒋防作为藩臣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皇帝的忠诚。“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说明了作者在皇家命令下被派去治理一个地方,承担了分担皇帝忧虑的责任。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期待能向朝廷献出自己的才能和意见。在诗中,“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揭示了作者心中皇室对他的恩典和期望,使他时刻不忘关注国家的兴衰。 “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则代表了诗人对于治理地方的信心与决心,表示他将以公正无私的态度为民服务,并且一直把国家和皇帝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在“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这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即使远离京城,仍然心系朝廷,无论在梦中还是现实里,都盼望能对国家的政务有所贡献。 最后两句“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则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致力于改善百姓生活的决心,以及效法古人、传承美德的精神。整首诗充分展示了作者蒋防作为一名忠诚于国家的藩臣,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与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845年左右,唐朝诗人蒋防写下了这首《藩臣恋魏阙》。此时的大唐帝国正值中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加剧,政治日益腐朽,科举制度逐渐被权贵们操控。 作者蒋防本是一位颇有抱负的文人,渴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理想。然而在那个时代,科举逐渐沦为权贵们谋取利益的工具,普通士子想要脱颖而出变得极为困难。这一时期的蒋防,尽管才华横溢,却未能在科举道路上取得应有的成就。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让他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这首诗是蒋防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的一种表达。他以藩臣自比,表达了对中央朝廷的眷恋之情。诗中描述了藩臣虽然身在藩镇,但心系朝廷,渴望为国效力的心情。这是他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反讽,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