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柳拖金缕
柳拖金缕,着烟笼雾,蒙蒙落絮。
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襞花笺,艳思牵。
成篇,官娥相与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披着金色的丝带,烟雾弥漫,如同一层薄薄的面纱。凤凰舟上的楚地女子翩翩起舞,她们的舞蹈如同雷声一般震撼人心。在激烈的竞争和战斗中,人们失去了方向,纷纷来到江南的渡口。在褶皱的花纹纸上,美丽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这些诗篇被宫女们相互传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柳拖金缕:形容垂柳轻扬的姿态。
2. 着烟笼雾:指雾气弥漫的环境。
3. 落絮:飘落的柳絮。
4. 凤皇舟:古代豪华的游船。
5. 楚女:楚国女子,这里指跳舞的女子。
6. 雷喧波上鼓:鼓声如雷,波涛汹涌。
7. 龙争虎战:比喻激烈的战争。
8. 中土:中原地区。
9. 人无主:形容战乱时期人民生活困苦,无依无靠。
10. 桃叶江南渡:指南渡渡江的地方,这里是用东晋王献之妾桃叶的典故,表示江南水乡的美景。
11. 襞花笺:折叠花纹纸,用来写信。
12. 艳思牵:美丽的思绪萦绕心头。
13. 成篇:写成诗篇。
14. 官娥:宫女。
15. 相与:共同,一起。
去完善
赏析
《河传·柳拖金缕》描绘了凤凰舟上楚国女子的舞蹈场景,以及江南渡口的纷乱景象。在一片混乱之中,有江南女子们通过诗笺传递着她们的情感和思念。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被战乱破坏的惋惜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河传·柳拖金缕》这首古诗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孙光宪的作品。孙光宪生活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值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政治局势复杂,战乱频繁。孙光宪本人曾任荆南节度使高从诲的掌书记,后官至检校秘书监,其人生经历丰富,见闻广博,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内涵。
《河传·柳拖金缕》描绘了春天里柳絮飘舞的景象,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首词中,孙光宪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爱情的感悟。而这种感悟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河传·柳拖金缕》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动乱时期,孙光宪凭借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爱情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