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至峡道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无尽的青山间行走,回头才发现已经离家很远。遇到高处想要畅饮重阳酒,却发现今天的山菊还没有开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阳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2. 峡道:指两山之间的水道。
3. 青山:这里指青山连绵不断。
4. 行已尽:已经走完。
5. 远离家:离家很远。
6. 高欲饮:登上高处想喝酒。
7. 山菊:野菊花,秋天盛开。
8. 未有花:还没有开花。

去完善
赏析
《重阳日至峡道》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赏景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家远行,经过漫长的路途,已经走过了连绵不断的青山。当诗人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突然觉得自己离家已经很远了。这说明诗人离家的时间之长,行程之远。
接着,诗人写到在重阳节这一天,他遇到了一处高地,想要喝一杯重阳酒来庆祝节日。但是,由于这是初冬时节,山上野菊还没有开花。虽然此时没有鲜花相伴,但依然无法阻止诗人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和对生活的热爱。
全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日至峡道》是唐代诗人张籍于贞元十五年(799年)创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时峡道风光的诗歌。在这首诗里,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力。
当时,张籍正值中年,因家庭负担沉重,生活艰辛,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努力,依然刻苦攻读,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此外,他与友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交往甚密,相互砥砺,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唐朝国势渐衰,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边疆战乱不断。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张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他的诗篇中,我们既能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能体会到他渴望实现理想,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