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采石李太白祠
仙翁谪堕岷山下,逸气如虹耿林罅。
万言倚马不作难,坐令神鬼皆惊吓。
翘翘车乘悬弓旌,畴咨时政肝胆明。
和蕃书草金銮殿,清平词度沉香亭。
声华视汉媲黄绮,宝床赐食龙颜喜。
掉头歘作燕晋游,却笑卿相纡朱紫。
开元盈成亦已极,屏间山水代无逸。
未必脱靴恨尔深,自是见几不终日。
锦袍错落浮扁舟,呼儿买酒盟江鸥。
天公似悔夜郎祸,明月已起烟波愁。
采石青青三尺墓,至今祠祭勤呵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人在岷山降临凡尘,雄姿英发照亮树林。
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令人神鬼皆惊叹。
高高的车上悬挂着弓箭,探索时事彰显其忠诚。
在皇宫撰写和蕃书,在沉香亭吟唱清平词。
名声地位可比汉代的黄绮之辈,龙颜欣喜地赐予美食。
忽然转身去做燕赵之地的游玩,讽刺那些纡朱紫的官员。
开元的盛世已经达到顶峰,屏风上的山水画代表着内心的宁静。
未必是因为脱靴之事而怨恨太深,只是因为洞察机变无法久居高位。
穿着锦袍的人在扁舟上饮酒,呼唤儿子与江鸥结为朋友。
上天似乎后悔之前的错误,明月升起让烟波不再忧虑。
采石矶的三尺墓地绿意盎然,至今仍然有人祭拜守护。
去完善
释义
1. 谪堕:贬谪,李太白因永王事件被流放夜郎。
2. 岷山:位于四川省北部。
3. 林罅:树林的缝隙,形容李白如游侠般穿梭在山林之间。
4. 万言倚马:成语“倚马千言”指文章写得快,这里指的是李白的文采横溢。
5. 翘翘车乘悬弓旌:指征召李白任翰林院供奉的事。
6. 畴咨时政肝胆明:指李白为国家和民生担忧的良苦用心。
7. 和蕃书草金銮殿:指李白参与朝廷政务,起草国书等事务。
8. 清平词度沉香亭:指李白为唐玄宗所作的《清平调》三首。
9. 声华视汉媲黄绮:形容李白在当时名声很大,与司马相如和黄遵宪齐名。
10. 宝床赐食龙颜喜:描述唐玄宗对李白喜爱。
11. 转头歘作燕晋游:指李白离开朝廷,四处游历。
12. 开元盈成亦已极:指唐朝的开元盛世达到顶峰。
13. 屏间山水代无逸:指李白的山水画艺术。
14. 脱靴恨尔深:传说李白为杨贵妃脱靴,心怀不满。
15. 锦袍错落浮扁舟:形容李白在船上穿着华丽。
16. 天公似悔夜郎祸:指李白因夜郎事件遭受不幸。
17. 明月已起烟波愁:暗示李白死亡的哀伤气氛。
18. 采石青青三尺墓:指李白的墓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生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罗与之对李白的敬仰与赞赏。诗中提及李白的才情横溢,他的诗歌如“清平词”、“和蕃书”等作品都名垂青史;同时,李白虽然享有盛名,但他却能看淡功名利禄,毅然选择云游四方,与江鸥为伴,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此外,罗与之还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对开元年间的盛世繁华的感慨以及对李白不幸遭遇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形象生动,显示出罗与之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深厚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采石李太白祠》是宋代诗人罗与之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唐朝盛世,但同时也伴随着皇权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李白在这期间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皇宫里受到皇帝的礼遇,也遭受了皇权的压迫。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与之怀着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写下了这首诗歌。他以李白的豪放诗风为灵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和赞颂。同时,这首诗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揭示了皇权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