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钱塘湖上唐处士
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
常共酒杯为侣伴,复闻纱帽见公卿。
莫言举世无知己,自有孤云识此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非常喜欢你家的环境如同宁静的洞庭湖,夜晚的湖面激起波浪发出声音。在明亮的月光下,我独自驾着小船却已白头。常常与酒为伴,也会听到官场的消息。不要担心没有理解你的人,因为总有一个与你心意相通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钱塘湖:即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2. 唐处士:指唐代的一位隐逸之士。
3. 洞庭:指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这里用来比喻西湖的美丽景色。
4. 冲湾泼岸:形容西湖水流湍急的景象。
5. 夜波声:夜晚湖水拍岸的声音。
6. 蟾蜍:指月亮,这里的“蟾蜍影里”是指月光下。
7. 清吟:指诗人吟咏诗歌。
8. 舴艋舟:一种小船,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渺小地位。
9. 白发生:指头发变白,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年老。
10. 纱帽:古代官员的一种帽子,这里用来象征官职。
11. 公卿:朝廷的高级官员。
12. 莫言:不要说。
13. 举世:全世界。
14.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
15. 孤云:孤独的云朵,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赠钱塘湖上唐处士》是晚唐诗人方干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通过对钱塘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表达了诗人对唐处士家的喜爱之情。诗人将唐处士的家比作洞庭湖,用“冲湾泼岸夜波声”来形容那里的景色。这里的“冲湾泼岸”指的是湖水在岸边冲刷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颔联“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通过描绘唐处士在月色中的清吟和舟中的白发,表现了他超脱尘世的形象。这里,诗人以“蟾蜍影里”和“舴艋舟中”为背景,使唐处士的形象更加鲜明。
颈联“常共酒杯为侣伴,复闻纱帽见公卿”,表现了唐处士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经常一起饮酒作诗,互为伴侣。同时,唐处士还与公卿有交往,这说明他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尾联“莫言举世无知己,自有孤云识此情”,是诗人对唐处士的安慰和鼓励。尽管世人可能不理解他们的友情,但他们就像天空中的孤云一样,彼此了解对方的感情。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钱塘湖上唐处士》是唐朝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具体时间为854年前后。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骚客们纷纷寻求出世之道。
方干本人生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仕途不顺,一生未得功名。这使他深感世事无常,逐渐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在漂泊江湖的岁月里,他结识了许多隐逸之士,从他们身上找到了人生的慰藉。
在创作《赠钱塘湖上唐处士》时,方干正流寓杭州,过着清苦却恬淡的生活。他欣赏唐处士的隐逸之志,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向往超尘脱俗、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这首诗成为了后世诗人们描绘隐逸生活的典范之作,展示了晚唐文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理想与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