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杨仲才芍药
见说江都一骑来,筠篮坏土带春回。
不堪羁宦思金谷,宁有诗情似玉台。
纶阁翻阶无复梦,乳溪临槛想传杯。
殷勤分赠须闻早,社后重阳政好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据说来自江都区的一名使者前来,他带来的竹篮里装满了春天的气息。
无法忍受在外的官宦生活,让我想起晋代的金谷园;然而我并没有玉台诗人的才情。
未曾梦想登上朝堂,只能沿着奶溪边的栏杆空怀羡慕;我真想和你共享一杯酒。
请尽早告诉我你的消息,我们可以在重阳节后的农闲时节相聚畅谈。
去完善
释义
1. 见说:据说,听说。
2. 江都:地名,这里指的是江苏扬州市。
3. 一骑:一人骑马,这里形容一个人带着芍药而来。
4. 筠篮:竹篮。
5. 坏土:指芍药根部附着的土壤。
6. 金谷:古代著名的花园,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市。这里用来代指美好的园林景色。
7. 玉台:汉代的著名宫室,位于今天陕西西安市附近。这里用来代指诗人的故乡。
8. 纶阁:官署。
9. 乳溪:水流清澈的小溪,这里用来形容溪水清澈。
10. 临槛:站在栏杆旁。
11. 政:正,正好。
12. 社后:清明节后的农事季节。
13.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
14. 闻早:趁早,尽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芍药花的诗,诗人通过赞美芍药的美丽和芳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官宦生涯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求杨仲才芍药》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正是宋金对峙时期,南宋统治者采取妥协政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虞俦身处这个时代,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生活充满忧虑。他曾担任官职,但在任期内因直言敢谏而被罢免。此后,他回到家乡浙江湖州,过着清贫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当地文人雅士交往甚密,共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虞俦通过向友人求取芍药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身处乱世,但他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文人中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