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效尧夫体寄仲兄

标题包含
效尧夫体寄仲兄
治非知务功何有,见必先几义始精。 饭放不应论齿决,水来安可病渠成。 高才况自当名世,大业终期至太平。 可惜良时难再得,东山应不负苍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效尧夫体寄仲兄》注释: 1. 尧夫: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字。 2. 治非知务:治理国家事务需要智慧。 3. 功何有:建功立业不容易。 4. 见必先几:指能预见事物发展的先兆。 5. 义始精:深刻理解道义的重要性。 6. 饭放不应论齿决:形容不以年龄大小为尊,只看重才能与品德。 7. 水来安可病渠成:意指不要轻视积少成多的力量。 8. 高才况自当名世:杰出的人才应该受到世人的赞誉。 9. 大业终期至太平:期望实现国家安宁、百姓富足的大业。 10. 可惜良时难再得:感叹美好时光难以复得。 11. 东山应不负苍生:期待贤能之士为民造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尧夫体寄情,表达对兄长的敬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诗中首联通过对比“治非知务”与“见必先几”,强调把握先机的重要性;颔联将“饭放不应论齿决,水来安可病渠成”两句比作治国之道,表达要顺应自然规律和民心所向;颈联则是诗人对兄长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则点明:珍惜时光,投身事业,才是不负苍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效尧夫体寄仲兄》是北宋著名文人吕大临的一首抒情诗。此诗创作于公元980年左右的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而吕大临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吕大临生活在晚唐这个动荡的时期,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揭示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了一段坎坷,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间的冷暖。 同时,晚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吕大临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他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