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横渠先生行状

标题包含
横渠先生行状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横渠先生行状》吕大临 注释: 1. 横渠:指张载,北宋理学家,因其晚年居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 2. 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 3. 焦寅:生平不详,可能是张载的友人。 4. 功名:古代官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以提高地位、名誉和社会声望。 5. 范文正公:指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6.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主要阐述中庸之道,提倡持中守正。 7. 释老:佛教、道教两家的并称。 8. 六经:指儒家经典的《诗》、《书》、《礼》、《易》、《春秋》六种书籍。 9. 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指程颢、程颐兄弟,同为北宋著名理学家。 10. 道学:研究道德学问的学问,此处特指宋明理学。 11. 法:儒家主张的道德规范。 12. 科举:隋唐以后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13. 尧舜之域:古代圣贤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14. 王公乐道:即王乐道,生平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15. 郡学:地方官办的学府。 16. 中丞: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 17. 吕晦叔:即吕诲,北宋官员,曾任御史中丞。 18.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被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 19. 田:耕地。 20. 岁计:一年的收支计划。 21. 简编:指书籍。 22. 粝蔬:粗茶淡饭。 23. 秦凤:古代地区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甘肃省部分地区。 24. 吕公:指吕大忠,北宋官员,曾任秦凤路经略使。 25. 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去完善
赏析
《横渠先生行状》这篇文言文通过叙述张载的生平事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胸怀壮志、勤奋好学、言传身教、严以律己的古代文人形象。 首先描述了张载早年的经历,他少年丧父,独立自强,广泛涉猎各种学问。他在18岁时雄心勃勃地谋求功名,但被范文正劝阻并推荐学习儒家经典《中庸》。随后数年,张载深入研究了佛教、道教等学说,但发现均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回归儒家经典。后来,他与程颢、程颐兄弟在京师讨论道学,建立起坚定的信念,毅然摒弃其他学说,专注于儒家之道。 接着讲述了张载在学术和教育方面的贡献。他受邀到郡学授课,倡导以德育人,启发众多学子追求尧舜之道。他还曾受到朝廷的重视,参与治国方略的讨论,提倡恢复三代之治。后因家庭原因辞职回乡,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文中描绘了张载的生活状况和品质。他身处穷乡僻壤,却淡定安然,勤于读书思考。尽管生活清贫,但他仍然关怀学生,乐于分享知识,用实际行动诠释儒家仁爱的精神。即使在饥荒时期,他也坚持与学生们同甘共苦,保持了高尚的品质。 最后描述了张载应召进京的经历。虽然受到了公卿的敬仰,但真正理解他的人并不多。当他因病返乡时,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离世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横渠先生行状》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大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诗通过对横渠先生(即张载)生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一生及其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仁宗时期(960年-1127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吕大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追求人生价值和真理。他的挚友张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们共同倡导“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首诗中,吕大临以张载的生平事迹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位儒者崇高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在宋代,儒家思想逐渐复兴,士人阶层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注国家治理,关心民生疾苦,提倡道德教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吕大临和张载等人共同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