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忍事敌灾星,物望倾心久。
凶渠破胆频。
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
夜短猨悲减,风和鹊喜虚。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
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邻借笏趂朝参。
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
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忍事敌灾星:忍耐事物以应对灾难,犹如星辰指引方向。
物望倾心久:众人期待且倾慕已久。
凶渠破胆频:敌方心惊胆战。
鼎饫和方济:国家的繁荣如饱食之人,需要调和各种资源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台阶润欲平:指国家政治稳定,润泽万民。
夜短猨悲减:形容战争暂时平息,夜晚不再漫长。
风和鹊喜虚:虚幻的和平景象让喜鹊误以为是真实的喜讯。
骅骝思故第:英勇的战马渴望重回故乡。
鹦鹉失佳人:战事使得人们流离失所,鹦鹉失去了它的主人。
鲸鲵人海涸:鲸鱼离开海洋,形容世界进入了荒凉时期。
魑魅棘林幽:山林中的妖怪在黑暗中蠢蠢欲动。
棋声花院闭:庭院里的下棋声,意味着太平盛世的来临。
幡影石坛高:佛幡的影子倒映在石台上,彰显着佛教信仰的力量。
地凉清鹤梦:气候凉爽,连仙鹤的梦都变得清晰。
林静肃僧仪:森林寂静,僧侣们行为端庄。
晚妆留拜月:女子们为晚上的祭拜仪式做准备。
春睡更生香:春天的睡眠让人更加舒适。
隔谷见鸡犬:山谷对面的村庄传来鸡鸣犬吠之声。
山苗接楚田:山上的农田与楚国相连。
人家寒食月:人们过寒食节的时候月亮分外明亮。
花影午时天:中午阳光强烈,花朵的影子清晰可见。
官路好禽声:官道上鸟语花香。
轩车驻晚程:车子停在晚上行程的地方休息。
南楼山最秀:南楼所在的山峰最为秀丽。
北路邑偏清:北方的道路两旁的城市显得格外清净。
多病形容五十三:形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疾病缠身。
谁邻借笏趂朝参:希望有贤能的人来协助自己。
十年太华无知己:十年来在华山找不到知己。
只得虚中两首诗:只能在虚空中创作两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看师逸迹两师宜:观察老师的潇洒身影并模仿两位老师的高尚品行。
高适歌行李白诗:形容高适的诗歌豪放豁达,李白的诗歌文采斐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长诗,描绘了诗人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的世界,包括战争、自然、生活和友谊等方面。首先,诗人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但他也看到了人民在困难中的坚韧和互助精神。接着,他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生活中,诗人关注到了人们的礼仪、品德和智慧,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勇气和坚持。在友谊方面,诗人提到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正值黄巢起义爆发时期。在这个时期,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上,中央政权逐渐衰弱,地方势力崛起;经济上,由于战乱频繁,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民生疾苦日益严重;社会上,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司空图作为唐朝的官员,对这一时期的动荡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他的诗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这种关爱也体现在他对时代背景的把握上,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用自己的诗词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总的来说,《句》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危机的时期,司空图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用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