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泊舟

标题包含
泊舟
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 羊群归远陇,柳影恋斜阳。 泽国人千里,暮霞天一方。 茶多不思睡,渔唱听沧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船儿停靠仿佛有些过早,撑船的工人喜欢喝酒的小店。 远处的山丘上,羊群正归巢而去;柳树的影子眷恋着落日的余晖。 在这水乡泽国,人们相距千里;暮色中的晚霞映照在天空的一角。 茶水多了让人不想入睡,听着渔夫歌唱,感受沧浪之水带来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泊舟:泊船,指将船只停靠在岸边或港口。 2. 似差早:似乎提早了。这里指停船靠岸的时间比预期要早。 3. 篙工:撑船的工人。 4. 爱酒坊:喜欢去酒馆喝酒的地方。这里指撑船工人在空闲时喜欢去喝酒的地方放松。 5. 羊群归远陇:形容放牧的羊群在远处渐渐回到山丘。这里的“陇”指的是小土堆、山丘。 6. 柳影恋斜阳:形容柳树在夕阳下的影子留恋着逐渐落下的太阳。 7. 泽国:水乡、湖泊多的地方。 8. 暮霞天一方:形容晚霞映照的天空犹如一幅画卷。 9. 茶多不思睡:喝茶过多导致失眠。 10. 渔唱听沧浪:聆听渔民歌唱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渔猎生活。这里的“沧浪”是指水声,泛指江河湖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泊舟》,是一首描绘泊舟时所见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傍晚时分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 开篇两句“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描述了诗人乘坐的船只停泊得似乎有些过早,但撑船的篙工却喜欢去酒坊饮酒。这里的“差早”意味着诗人觉得泊舟的时间尚早,他可能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然而,篙工却不受这些限制,尽情享受饮酒的乐趣。这一对比体现了诗人与篙工的不同心境和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羊群归远陇,柳影恋斜阳”,诗人通过观察羊群归家和柳树眷恋夕阳的景象,表现了乡间的宁静和谐。这里的“恋”字赋予了柳影以人的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的投射。 紧接着的“泽国人千里,暮霞天一方”,诗人由近及远,从广阔的湖面联想到远方的土地,展现出天地间无尽的辽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茶多不思睡,渔唱听沧浪”,诗人沉浸在品茗的悠闲时光中,欣赏着渔民在沧浪之水上的歌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突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泊舟》是南宋诗人赵汝鐩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50年至1260年之间,正值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 赵汝鐩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并不安定,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并未获得成功。后来,他在江西、湖南等地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由于时局混乱,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在这期间,他游历了许多地方,目睹了民间的疾苦,也对朝廷的腐败和战乱感到痛心。 南宋末期的时代背景充满了战乱和纷争。金国入侵,南宋政府节节败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却对民间的苦难视而不见,官员贪污腐化,国家政治日益败坏。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汝鐩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愤懑,也对民间的苦难表示同情。 《泊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岸边停泊船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无所依靠的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