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三阁曲

标题包含
三阁曲
叔宝沉迷建邺宫,厌厌夜饮清昼同。 金碧三阁插晴汉,沉檀十里闻香风。 叠石为山水为沼,后庭万花坼春丛。 狎客倡酬女学士,污词媚句争新工。 被之弦歌恣酣乐,千娥行列纷青红。 将军忽遇韩擒虎,江神今识清河公。 凭栏璧月词未终,谁知携手两妃游井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鐩,字明翁,号紫霞山人,南宋词人。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他的一些基本情况。 赵汝鐩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叔叔在美丽的宫殿中流连忘返,不分昼夜尽情欢宴。 壮丽的建筑如同灿烂的星辰,深远的香气随风飘荡。 建造的园林山石错落有致,花卉盛开春意盎然。 有才华的文人墨客竞相献技,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佳人。 她们抚琴歌唱,欢聚一堂,犹如千娇百媚的花朵争相斗艳。 英勇的将军忽然遇到了敌人韩擒虎,守护江神的河神向清河公致意。 在美好的月光下,他们倚栏吟诗,共度欢乐时光,却不知道他们的爱情将在以后变成一段悲剧。
去完善
释义
《三阁曲》是宋代诗人赵汝鐩创作的一首描绘南京秦淮河上景象的诗歌。根据诗句,给出了以下注释: 1. 叔宝:指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国的亡国之君。 2. 建邺宫:南京的一座宫殿,这里借指秦淮河上的陈后主的宫殿。 3. 沉檀:沉香木和檀香木,这里形容香气四溢。 4. 金碧三阁:指秦淮河边著名的金碧辉煌的楼阁。 5. 晴汉:晴朗的天空。 6. 狎客:与陈后主一起宴乐的文人士大夫。 7. 倡酬:相互唱和。 8. 女学士:才华横溢的女性文人。 9. 污词媚句:指追求艳情、娱乐性强的词句。 10. 弦歌:弦乐和歌唱。 11. 青红:指女子的妆容。 12. 韩擒虎:隋朝名将,灭陈时攻克金陵,生擒陈叔宝。 13. 江神:指长江之神。 14. 清河公:据记载,赵彦昭曾任清河郡公,故称“清河公”,此处可能指的是赵汝鐩。 15. 壁月:指中秋夜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陈后主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日夜宴饮,纸醉金迷。金碧辉煌的三阁拔地而起,犹如晴空中的琼楼玉宇。沉香檀木的香气在十里之外就能闻到。诗人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富丽堂皇和繁华盛世。 宫殿内,有美丽的园林景观,池塘湖泊点缀其间。春日里,后庭的百花盛开,繁花似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出陈后主追求美好生活、享乐的人生态度。 皇宫内,文人墨客、艺妓歌女云集,他们争相献媚,创作出许多艳丽的诗词歌赋。这些靡靡之音在宫廷中传颂,成为陈后主陶醉其中的音乐享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批判与嘲讽。 后宫之中,佳丽三千,她们列队整齐,身着华丽的服饰,争相献媚。诗人通过描绘后宫女子的形象,暗示了陈后主的荒淫无度。 然而好景不长,隋朝大军攻破建康城,陈后主被俘。韩擒虎率领军队攻入皇宫,而江神却不再庇护陈后主。当陈后主还在高楼上倚栏赏月,吟咏诗篇时,他的两位宠妃已坠入水井中寻求生路。诗人以悲剧性的结局收尾,警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安宁,勿忘历史教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阁曲》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描绘宫廷生活场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左右,即南宋晚期。 赵汝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曾赴临安应试,但因战乱未能如愿考取功名。后来,他成为宋理宗赵昀的近臣,得以亲近皇室,亲眼目睹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华。在这期间,赵汝鐩接触到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的才情和豪放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末期,国家内外交困,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赵汝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受到了皇室的奢侈生活和百姓的疾苦之间的巨大反差,这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笔触,通过对皇宫建筑、服饰器物、人物活动等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荒淫奢侈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