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子厚闻子瞻买田阳羡却寄
罨画春流藻荇长,吴门菰米鳜鲈乡。
谋田问舍拙者事,寻壑买山君底忙。
出处两忘同旅寓,浊清一种付沧浪。
故人诗酒如驱使,别有甘泉绿野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幅春意盎然的水墨画里,水藻和水荇在河水中悠然生长,这是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这里是美食天堂,菰米和鳜鱼都是当地的特色食材。愚笨的人只会想着如何谋求田地房产,而你却在寻找山水之间,忙于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乐土。我们彼此不介意对方来自何处,共同享受着旅途中的相遇,是世上的浊与清都交给江水处理。和你这样的故人在一起作诗饮酒,仿佛是一种驱使,因为你能带我去那些有甘泉的清幽之地,去那些绿树掩映的厅堂。
去完善
释义
1. 罨画:即罨画溪,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南部,风景如画。
2. 春流:春天里的溪水。
3. 藻荇:水生植物,比喻溪水清澈。
4. 吴门:指江苏一带地区。
5.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6. 鳜鲈:指鳜鱼和鲈鱼,均为江苏地区的特产鱼种。
7. 谋田问舍:指筹划农田和田舍之事,意指购置房产。
8. 拙者事:谦称自己的事业为"拙者事"。
9. 寻壑买山:寻找山水美景之地,表示隐逸之志。
10. 出处:出仕和隐居的两种生活状态。
11. 两忘:指将出仕和隐居两者均抛之脑后。
12. 旅寓:在外漂泊的寓所。
13. 浊清:指社会世俗与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14. 一种:同样的一种情况。
15. 沧浪:水名,泛指江湖。
16. 故人:旧交,此处指苏轼。
17. 驱使:差遣,此处指相互邀请共赴游宴。
18. 别有甘泉:引用苏轼《至泗州赠盱眙县漕使邵士弘》中诗句,意为有更好的享乐之处。
19. 绿野堂:唐代杜牧曾建别墅名为"绿野堂",引申为闲适的生活环境。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表达了对苏轼购田阳羡的关切之情。诗人以“罨画春流藻荇长,吴门菰米鳜鲈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水流中水草繁茂,以及吴门地区盛产的菰米和鳜鲈等特产。接下来的两句“谋田问舍拙者事,寻壑买山君底忙”则巧妙地传达出苏轼在此地的恬静生活。接下来,“出处两忘同旅寓,浊清一种付沧浪”则表达了诗人与苏轼共同的超脱心境。最后两句“故人诗酒如驱使,别有甘泉绿野堂”则是赞颂苏轼的诗才和酒量,同时也暗示了他生活中的乐趣所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田园生活,寄托理想,抒发情怀。陈舜俞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正是源于当时这种文学风尚以及他本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这一时期正处于王安石变法期间,社会矛盾较为尖锐。陈舜俞作为文人,参与政治变革,但他对国家现状的关注使他受到排挤,心中苦闷不已。于是,他将情感寄托于田园山水之间,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实行科举取士制度,重视选拔人才。文人墨客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官场斗争激烈,许多人受到打压。苏轼、章惇等文人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政治生涯中历经坎坷,但依然坚持理想,保持高洁品质。
诗中的“买田阳羡”是指苏轼在宜兴购买田地,准备归隐田园之事。而陈舜俞在此诗中通过描述苏轼的这一举动,既表达了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流露出自己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