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翼招同社出游次韵
总道无情却有情,撩人幽事不胜清。
拟同骚仆从长吉,不遣橘奴觅李衡。
四山浓淡要题品,百卉后先宜按行。
登览不忧风雨迫,挥戈须驻日西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全程一直感觉是无情的,却又充满情感,这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就想效仿诗歌中的仆从跟随李白那样,也不派遣我的橘子树去寻找李衡。这四座山景色的浓烈与清淡需要仔细品味,众多花卉中,前后出现的顺序需要认真去欣赏。登上高处浏览不必担心风雨的侵扰,舞动战戈必须等待太阳西沉。
去完善
释义
1. 赵有翼:南宋文人,字有翼,具体生平事迹不详。
2. 招同社: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游。
3. 曾协:南宋文人,字协之,号云庄居士,世称“曾子”。
4. 总道:尽管这样说。
5. 无情:这里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
6. 撩人:引起人们注意或兴趣。
7. 幽事:隐逸之事,这里指欣赏美景。
8. 不胜清:非常清澈。
9. 骚仆从长吉:这里指屈原的弟子宋玉。长吉,即唐朝诗人李贺,他擅长描绘鬼魅景象,与宋玉相比更具神秘感。
10. 不遣橘奴觅李衡:橘奴是指南朝文学家刘峻,他曾作《寻李衡》一文。此处用刘峻比喻赵有翼,暗示二人都是文坛才俊。
11. 四山浓淡:形容远近高低的山峦景色。
12. 要题品:需要加以评价。
13. 百卉后先:指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14. 宜按行:应当依次欣赏。
15. 登览:登山游览。
16. 挥戈须驻日西倾:形容在游山玩水之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赵有翼招同社出游次韵”,是宋代诗人曾协所写的一首描绘游历情景的诗作。首联即揭示了诗的主题:一起出游的朋友们,即便原本冷漠淡然,但在共度的美好时光中,也流露出温情。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出游时的清新景象和作者的情感状态,为后文做铺垫。
颔联诗人用两个典故,以屈原(骚仆)和长吉(唐代诗人李贺)来比喻自己和友人赵有翼的才情和情谊;而橘奴、李衡则代指隐居者的形象,表达出他们在游历过程中的超脱尘世的态度。这两句意味深长,诗人既是赞美朋友,也隐含了自己愿与友人共度山水、诗意生活的向往。
颈联描绘出游历过程中周围景色不断变换,诗人和其他朋友们或赏景、或摄影,享受自然之美。尾联以对未来的展望收尾,虽然日已西沉,但只要有共同的爱好和目标,便可以一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曾协一贯婉约、婉转的诗歌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赵有翼招同社出游次韵》是宋代诗人曾协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南宋建立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文人墨客们纷纷开始创作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时期,曾协作为南宋官员,任职于临安(今杭州),与陆游、辛弃疾等人交好。他在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现象为主,风格清新婉约。在这首诗中,曾协描绘了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