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结客少年场

标题包含
拟结客少年场
结客少年场,定交杯酒间。 相倾在意气,握手出肺肝。 仓皇夜扣门,然诺曾不难。 所至足宾客,后乘车班班。 鄠杜走马归,百万供一餐。 路人侧目视,仇家骨常寒。 红尘一箭飞,大索喧长安。 可笑愚儒生,相逢话辛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群热情的年轻人结交了朋友,友情在酒杯中建立。 他们的感情毫无保留,彼此心意相知。 夜晚急匆匆地敲门求救,承诺帮助别人从不犹豫。 他们总是乐于结交宾客,车辆整齐有序。 骑马回到鄠杜,用百万财富招待别人一顿。 这让路人们震惊,也让仇家胆战心惊。 然而一声警报打破平静,搜寻行动在京城沸腾。 那些书生真是可笑,相逢只能互相倾诉痛苦。
去完善
释义
1. "结客":意指结交友人。 2. "少年场":指的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3. "定交":指建立友谊。 4. "杯酒间":以酒为媒,在喝酒的过程中确立交情。 5. "相倾":相互敬慕、亲近。 6. "在意气":强调意气相投。 7. "握手出肺肝":表达真诚深厚的交情。 8. "仓皇":慌忙的样子。 9. "夜扣门":夜晚造访。 10. "然诺":许下的诺言。 11. "不难":不轻易食言。 12. "足宾客":招待客人周到。 13. "车班班":指车辆络绎不绝。 14. "鄠杜走马归":鄠杜,古邑名,位于今陕西省户县东北;走马归,骑马赶回。 15. "百万":极言数目之多。 16. "供一餐":指款待豪爽。 17. "路人侧目视":意为世人惊叹艳羡。 18. "仇家骨常寒":形容对头敌人感到胆寒。 19. "红尘一箭飞":借用战事暗喻豪士间的纷争。 20. "大索":大规模搜查。 21. "喧长安":描述长安城内的混乱状况。 22. "愚儒生":谦称自己的书生身份。 23. "相逢话辛酸":意为与豪侠相对时谈论的艰苦经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拟结客少年场》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豪情壮志的少年时代,表达了诗人在青春年华里的豪情、友情和义气。这首诗分成了几个层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少年时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活动。 首先,诗的开篇点明了主题,“结客少年场”便意味着诗人要与友人共度少年时光,交情深挚。在诗歌的第二句中,“定交杯酒间”则描绘了他们之间以酒为媒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在彼此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利益。 在随后的部分,诗人描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夜访朋友,或者是举行盛大的宴会等。这些情景都在展示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然后诗人又通过“鄠杜走马归,百万供一餐”来展示了他们不受财富束缚的精神风貌。尽管他们的生活似乎过于豪放,甚至有些“荒唐”,但他们的行为却常常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感到恐惧。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的风华正茂的少年时光也渐渐远去,他们面临的不再是骑马驰骋的日子,而是成熟稳重的生活。当他们再次相聚时,只能相对无言,将心中的感慨化为辛酸的回忆。而这一切,也只能被那些不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人视为笑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结客少年场》是南宋诗人曾协的一首描绘少年英勇豪情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距今已有约800年的历史。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当时,北方的金国入侵,南宋朝廷被迫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然而,这也激发了文人士大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们纷纷投身抗金事业,抒发豪情壮志。 曾协(1126-1255年)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曾协以“拟结客少年场”为主题,表达了少年英勇豪情的形象。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少年们在战场上勇敢拼搏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热血激情和无畏精神。同时,他也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种既关注现实又憧憬未来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