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

标题包含
临江仙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 红妆揭调十分斟。 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 娟娟今夜满虚庭。 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首《阳关三叠》唱出离别愁绪,站在风中,面对离别的酒杯。美人举起酒杯,斟满了酒。自古以来,人们多有离合聚散,就像山头的云朵。昨晚的月色洒满千里夜空,展现出无尽的柔情。今晚月色如练,充盈在空旷的庭院中。那一片帆随着波浪离去,月光映照着画船,显得轻盈而梦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阳关:古代关名,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地,又是古代音乐中的曲调名。这里以“阳关”指代离别之处。 2. 离尊:离开时的酒杯。尊,同“樽”,酒杯。 3. 红妆揭调:意指女子歌唱。红妆,妇女的红颜装束;揭调,揭竿而起的高调。 4. 十分斟:指饮酒到极点。斟,斟酌,斟酒。 5. 聚散:相聚与分离。 6. 岭头云:山岭上的云彩,常用来比喻聚散无常,就像云彩一样时而聚集,时而消散。 7. 晴霄:晴朗的天空。 8. 向人:对人,向着人的方向。 9. 娟娟:美好的样子。 10. 虚庭:空寂的庭院。 11. 一帆随浪去:一艘帆船随着波浪漂走。 12. 却照:却映照着。 13. 画船轻:装饰华丽的小船轻盈地在水上漂浮。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词作。开篇以“一曲阳关肠断处”来形容离别的气氛,显得哀伤而深沉。紧接着的“临风惨对离尊”更是突出了别离时的凄苦心情。词人以“红妆揭调十分斟”一句,勾勒出宴席上的画面,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愫。接下来的“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则是对离别这一普遍现象的感慨,使全词的意境得到深化。下片中的“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和“娟娟今夜满虚庭”分别描绘了美好的夜景和满天的月色,为离别增添了浪漫的气息。结尾的“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则通过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以婉约的风格展现了离别时的心情变化,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南宋时期著名画家米友仁的一首词作。米友仁生活在公元1165年至1233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米芾的儿子,自幼受家庭熏陶,擅长书画。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向往自然宁静的意境。 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加剧,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避世,寄情山水,寻求心灵慰藉。米友仁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画家,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在词中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在创作这首词时,米友仁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父亲米芾因受到政敌的陷害,一度被贬谪。米友仁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赫成就,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临江仙》,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