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知县三兄

标题包含
次韵知县三兄
杨柳依依万缕丝,梅花无计与扶衰。 十分酒满闷如昨,一半春休雨未知。 安得诗书成保社,畧容岩壑有心期。 扁舟短策寻常事,肥马轻裘我不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泂(1094年-1176年),字召叟,一字浩然,号东波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堂弟,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泂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苏轼、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杨柳轻轻摇曳千丝万缕,梅花独自盛放却无法分担我的忧伤。 满怀愁绪的酒仿佛和昨天一样满,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雨水却还未来临。 希望能以诗书为伴共度时光,心中早已期待着那片山林的景色。 驾着小舟、手持短杖,这都是寻常小事,但对于舒适的生活,我却并不向往。
去完善
释义
1. 杨柳依依:比喻离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指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2. 万缕丝:形容柳树枝繁茂的样子,也可以象征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3. 梅花无计与扶衰:梅花无法帮助诗人对抗身体的衰弱。这里的“扶衰”指抵抗身体的虚弱。 4. 十分酒满闷如昨:形容酒满杯的时候,诗人心中的郁闷就像昨天一样存在。 5. 一半春休雨未知:这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无奈。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而雨水却还没有到来。 6. 安得诗书成保社:如何能够依靠读书来获得保护和帮助。保社,古代民间的一种互助组织。 7. 畧容岩壑有心期:诗人希望自己可以像居住在山岩沟壑间的人那样,过上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8. 扁舟短策寻常事:用一艘小船和一根短杖就能完成寻常的出行任务。这里用来描绘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9. 肥马轻裘我不为:表示诗人不愿追求豪华的生活享受,宁愿过简朴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苏泂的这首《次韵知县三兄》是一首抒怀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先,诗人以“杨柳依依万缕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絮飘舞,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生机。然而,接下来的一句“梅花无计与扶衰”却笔锋一转,描绘了梅花的凋谢,暗示了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诗的开篇便充满了张力,引人深思。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的态度。他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却又无法改变。这是一种无奈而又坚定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然后,诗人通过“安得诗书成保社,畧容岩壑有心期”两句,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在诗书的世界里找到安宁,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山川美景相伴的生活。这种理想,既有对现实的逃避,又有对美好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扁舟短策寻常事,肥马轻裘我不为”收尾,再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世俗的富贵荣华并非自己所求,而是希望能够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苏泂的这首《次韵知县三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知县三兄》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当时苏泂担任潭州知县,他的三兄也在同一时期任职于湖南地区。 在绍熙五年之前,苏泂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岭南地区,直到光宗即位后才得以平反,恢复名誉并重新担任官员。这段人生际遇使得他对官场浮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此时期,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时政的关切之心。 在绍熙年间,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但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问题,民间疾苦仍然存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泂作为一名官员,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